2011-12-09 11:30 来源:中国红十字会总会 作者:高沛勇 阅读: 次 我要投稿
北京2011年12月8日电 /美通社亚洲/ -- “我希望用我的生命换更多家庭的幸福”,当无偿捐献器官的捐赠者匡晓雨日记中这行娟秀的文字在大屏幕上缓缓出现时,“红十字在行动”报告会现场的观众无不为之动容。2010年10月,“花季少女”匡晓雨因病逝世,根据她的遗愿捐献出的年轻器官挽救了两名患者的宝贵生命。 12月8日,中国红十字会在北京举办“红十字在行动”报告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华建敏,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名誉副会长张榕明,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名誉副会长李金华,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特别顾问彭珮云,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学东,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出席报告会。参加报告会的还有中国红十字会第九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的代表,来自中央各部门和单位、全国红十字系统的理事、志愿者、受益人代表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 报告会分“危难亲情”、“生命天使”、“德善中华”、“大爱无疆”四个篇章,通过红十字会工作者、志愿者、捐赠人、受益人四个群体代表的亲身经历,展现了中国红十字会在人道工作领域的贡献和红十字人的博爱情怀。第一篇章“危难亲情”主要通过红十字工作者施正春、曹向东参加青海玉树地震紧急救援的经历,反映了红十字人忘我奉献的奋斗精神;第二篇章“生命天使”通过讲述通过多年来无偿向社区、偏远地区提供医疗红十字志愿者胡大一、叶如陵、章金媛及接受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救治的先心病患者邱李幸等人的感人故事,展现了红十字会在保护人的生命与健康方面的贡献,弘扬了互助互爱、志愿服务的行为理念;第三篇章“德善中华”通过身后捐赠器官救治他人的志愿者匡晓雨、造血干细胞捐赠志愿者杨曦、捐赠人群体代表微尘等人无私奉献、忘我付出的事迹,倡导了互助互爱、保护易受损群体的崇高品德;第四篇章“大爱无疆”总结了中国红十字会参与国际救援、开展民间外交等一系列工作和贡献。报告会运用短片、访谈等形式,有力地弘扬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报告会报告会由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康辉主持,运用短片、访谈等形式,有力地弘扬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该报告会将于近期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危难亲情 -- 红十字点亮生命光芒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中国红十字会在灾害救援中担负起日益重要的责任。全国红十字会系统涌现出许多在紧急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奔赴灾区,为受灾群众提供急需物资和援助的红十字工作人员。施正春和曹向东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他们在报告会现场讲述了参加青海玉树地震紧急救援的经历,这些感人的事迹反映了中国红十字会在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救援中做出的努力:近20年内,中国红十字会累计筹集并投入救灾款物价值人民币265亿元;仅在2010年,全国红十字系统就筹集40多亿元,6000万人次灾区群众因之受益。每逢灾难降临,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冲在救助第一线,为灾区群众和救灾队伍送去急需物资,第一时间向他们送上人道关爱;与此同时,中国红十字会还在日常状态下向灾害频发地区群众、青少年等提供紧急避险、防灾减灾培训。 报告会当天,四川绵竹紫岩小学的老师和同学们作为受益人也来到了现场,为红十字会送上一份特殊的礼物 -- 全校师生的签名。湖南省红十字会赴玉树紧急救援制水队副队长曹向东代表红十字会接受了这份特殊礼物。紫岩小学是汶川的一所受灾学校,在红十字会的帮助下,学校重新建起了坚固的教学楼,孩子们逐渐远离了灾难的阴影,回到了书声琅琅的课堂。在亲眼目睹了学校变化后,许多同学加入了红十字队伍,成为光荣的红十字青少年会员。 生命天使 -- 人道呵护健康之路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最宝贵的是健康,保护人的生命与健康是红十字会的不懈追求,近年来,中国红十字会不断拓展人道救助领域,越来越多人受惠于中国红十字会的健康服务和医疗救助。 曾被称为“紫娃”的邱李幸出生于江西瑞金一座小山村,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他随年龄病情愈加严重。在全家濒临绝望时,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帮助小李幸在瑞金医院进行了两次手术。现在,就读于上海市新黄浦实验学校的小李幸已经真的拥有了幸福和健康。2008年,他还被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推荐为火炬手,参加了奥运火炬的传递。他通过大屏幕向所有人表达了他的意愿,“将来参加工作了,我也会拿出我的收入,去帮助别人,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报答社会”。 像紫娃一样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还有很多。这些孩子大多数生活在偏远贫困的地区。为了挽救他们的幼小生命,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于2005年成立小天使基金救助白血病患儿,2006年成立天使阳光基金救助先心病患儿,成立嫣然天使基金救助唇腭裂患儿。截至目前,红十字基金会累计救助先心病患儿1836名,白血病患儿5138名,唇腭裂患儿8000余名。为了帮助更多的人获得健康和新生,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红十字天使计划”,将援助之手伸向患有重大疾病的贫困农民和儿童,在全国援建博爱卫生院(站)2187所,培训乡村医生3666名,救助患有重大疾病的贫困农民和儿童达几万人。 德善中华 -- 上善若水润泽心灵 著名心血管专家、红十字志愿者胡大一教授与中国红十字会合作成立中国红十字会“爱心工程”胡大一志愿服务队,筛查了贫困地区的76000多名孩子,并救治了其中38000多名。像胡大一这样的红十字志愿者和工作者还有很多,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心怀一个共同梦想 -- “让这个世界远离灾难、贫穷、疾病和痛苦”。云南省迪庆州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李涛,常年在麻风病区坚持工作,为无数麻风患者送去了生存的希望;安徽省淮南市红十字会办公室主任陈玉琴,20年来带领全家数次救助生命垂危的街头流浪者,收养无家可归的流浪儿,救助患病孤儿和失学儿童,被当地人称为“草根明星”;当了50多年护士的章金媛退休后,组建了红十字志愿护理服务队,如今,82岁的她依然坚持每个周六去做志愿服务;作为志愿者援藏30年的老医生叶如陵退休回到北京后,婉拒了大医院的高薪聘请,成为一名红十字志愿者,向社区提供义务医疗服务…… 主持人康辉是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同时还是中华骨髓库的“爱心大使”。在报告会现场,康辉结合自己的经历,鼓励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加入中华骨髓库,为挽救他人生命一起努力。康辉说,自己特别希望能够有一天能够实现捐献梦想,挽救他人生命。中国红十字会近年来一直积极宣传和推动造血干细胞捐献,截至目前,在中华骨髓库的登记数据库里的志愿者已经达到145万多人,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于这项工作。 为了让更多的生命得到挽救,中国红十字会不断拓展生命救助的领域,自2010年3月中国红十字会与国家卫生部在全国16个省(市、区)开展器官捐献试点以来,已有143人实现捐献,他们捐出的器官挽救了370多位生命垂危的患者。 中国红十字会还积极宣传和推动无偿献血活动,它以人道的力量唤醒垂危的生命。通过动员全社会力量,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包括中国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总队及各地的志愿者服务分队,形成了无偿献血的志愿服务网络,使我国无偿献血达到临床用血的99%以上。2010年全国红会无偿献血知识普及人数达1000多万人次。 “不要问别人为我做些什么,先要问我能为别人做些什么,” -- 这是每一位红十字捐献者的箴言。早在2004年,青岛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发现一位神秘女士使用“微尘”的名字开始多次捐款。当人们努力寻找“微尘”的时候,一个又一个“微尘”出现了。2005年末的青岛,一名患有先心病的男孩生命垂危,高额的手术费用让他的父母一筹莫展。这件事通过当地媒体传开后,一笔又一笔爱心捐款从四面八方寄到男孩手上,奇怪的是,这些捐款署着同一个名字:“微尘”。 “不图回报,无需赞美。来得无声,走的悄然。拿出所有,送上所需。只为了,让大爱荡尽绝望的阴霾。只为了,让奉献汇成希望的光彩……尽管,我们是渺小细微的泥土,也能凝聚起排山倒海的气魄,当灾难的阴云翻滚而来的时候,我们携手就能铸成顶天抗险的堤岸!在人道、博爱、奉献的锻造下,微尘,也能烧纸出坚硬的砖石,用气势如虹的力量,铸就光耀中华的德善长城!这,就是微尘的力量……”微尘这个红十字捐赠者群体的无私捐赠和默默奉献,是对红十字精神最好的诠释。 大爱无疆 -- 追寻共同的理想 多年来,中国红十字会作为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一员,积极履行着海外援助和民间外交的重要职责。从2009年开始,中国红十字会每年向需要帮助的发展中国家提供100万美元的援助项目,并与多个国家在救灾备灾、卫生救护、人员培训、青少年交流等领域开展合作,来自亚洲、非洲和太平洋地区46个国家的292名红十字会及政府的高层官员参加援外培训,与香港、澳门红十字会开展紧密合作,在台湾莫拉克风灾后,紧急筹募1.2亿元人民币支持灾区灾后重建。2004年印度洋海啸、2010年海地地震、2011年日本大地震等重大灾难中,中国红十字会积极行动,为受灾国开展募捐,支援重建,2011年,为饥荒蔓延的“非洲之角”、战火重燃的利比亚和遭受水灾威胁的朝鲜等17个受灾国提供了18次人道主义援助。 报告会上,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东亚地区代表处主任马丁积极评价中国红十字会在海外援助中发挥的作用,他认为,红十字精神是无国界的,它鼓舞人们在人道主义旗帜下服务于最需要帮助的群体。中国红十字会作为中国最大的人道救援机构,在人道领域发挥了特殊的、显著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全场大合唱《歌唱祖国》的歌声中,“红十字在行动”报告会落下帷幕。回良玉、华建敏、张榕明、李金华、彭珮云、丁学东、赵白鸽上台与报告人握手合影。
消息来源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