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北京“新移民”,他们不懈争取,为了孩子的高考权利 记者采访手记 11月17日,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门口,十来名中年男女手举“我要高考”的A4纸,他们在冬雨绵绵和警察的警戒下向教育部递交“请愿书”。
很快,家长被警察拉进警车,到派出所查验身份证,录笔录。
胡杨对此并不紧张,对于这位穿着暗红色棉服的家庭主妇而言,这是她和同伴们的第十八次了。
胡杨父亲来自江苏徐州,母亲来自河南,60年代“奔赴天山南北,支援边疆”,小学课本上的《白杨》说的正是这一代人,“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
命运吊诡在于,当第一代响应号召赶赴边疆,等他们后代再次流动时,却遇到生根难题。“胡杨”原来在新疆的一所火电厂工作,2003年和辞职到上海,2004年丈夫因工作调动又到了北京。
那一年,她女儿刚好进入小学。到2010年春,女儿小升初,她向北京市教委呼吁,争取小升初同城待遇,3月起到街头征集签名并向区市两级教委反映,几经周折,5月1号,北京市教委下发了文件,外地孩子可享受电脑派位同城待遇。
看到政策改进曙光的她,开始和其他家长一起继续争取随迁子女就地高考的权利。从2010年7月28日起步,在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四到教育部递交签名本和建议书,一年的时间里,签名本不断地变厚,从一叠到了4本,达5万8千多人。
按照社科院的定义,这群人毫无疑问地属于“中产阶级”。他们在城市里纳税、工作、定居多年,有着体面的工作,不少人有房有车,仅因为一纸户籍,世界两隔。
对他们而言,车辆限购、保障房等诸多方面的福利歧视尚可忍耐,而在孩子教育方面,却表现了更大的勇气和执拗。
他们身后,是40万的非京籍学生家长。选择站出来的还仅仅是少数,他们除了签名、孜孜不倦去教育部递交建议书外,他们分区建立了20个QQ群,在微博上互相呼应。10月24日,张千帆等15位学者联名提请国务院和教育部,取消高考和招生工作中的户籍限制,10月29日,家长们成功地组织了一场“异地高考民间方案”的发布会,建议依据学籍和父母经常居住地等标准来认定高考报名资格。
这个方案考虑到避免高考移民涌入的情况,方案得到学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但并没有得到教育部的回应。
由家长架设的教育公平网站上,顶部用显眼的字体写道:2011年3月10日教育部长袁贵仁表示随迁子女高考正在调研,时间已过267天。
让这些家长忧心忡忡的是,调研没有时间表。对于将至的2012高考,考生须在12月5日完成网上报名及缴费,这意味着今年随迁子女在当地高考愿望破灭。而信访接待室一位工作人员曾对他们调侃说,1、2个月是很快,2年、5年、10年也是很快,跟地球爆炸相比,100年也是很快。
而焦急家长显然已等不及了。
对话和努力还在继续,11月开始,家长们向全国3300多名人大代表快递建议书和资料,希望这一议题能直通两会。
有人大代表回信直接说:我支持你们,国家应该解决流动人员的后顾之忧。
(责任编辑:胡平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