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凯管理层和大股东在战略取向上的巨大分歧,最终导致了自毁长城式的分手
谁能想到,三年多前,以风风光光的首航拉开民营航空集体登场大幕的奥凯,今日会成为一出停航悲剧的主角?
2008年12月3日,奥凯航空有限公司(Okay Airways Company Limited,简称“奥凯”)称,因董事长王均金认为无法承担安全责任,向中国民用航空华北地区管理局(简称“民航华北局”)提出停航的请求。后者立即向奥凯下达了停航令——12月15日起,客运航班停飞一个月。与此同时,奥凯创始人、总裁刘捷音被调职。
停航,对于一家航空公司意味着休克、甚至是死亡。一向包容、慈悲、有“芥子纳须弥”般胸怀的均瑶集团(简称“均瑶”)和奥凯董事长王均金,何以走出险棋、不惜自断一臂?
“《沙家浜》有一段词叫‘好一似汤浇蚁穴火燎蜂房’。我想到那情形,欲哭无泪。”12月9日晚,针对奥凯停航一事,刘捷音对《中国企业家》记者说。
作为民航业第一个真正的破垄者,奥凯的旗帜上写的是“民航市场化”。出此大难,和奥凯同辈的一家民营航空的掌门人坚定地说,奥凯不会倒!而王均金承诺的不停薪、不减薪、不裁员,背后的潜台词亦如是。但是,谁都知道重上蓝天,重塑商誉,奥凯要比当初注册付出更加巨大的代价。
它还有机会卷土重来吗?
墙倒众人推
形势变得又快又猛。“3日决定停飞,第二天媒体知道,第三天逼债的全都来了。”刘捷音说,“我原来预料是10号左右,越接近15日的时候,问题才会冒出来。”
刘太天真了。12月5日10点40分,珠海机场。奥凯机组人员被告之,要加油,拿现金来。奥凯赶紧把钱从天津汇款到珠海。到起飞时,奥凯的飞机在机场趴了2个小时。
下午4点钟左右,三亚凤凰国际机场。这架飞机到达后,悲剧重演。飞机再次延迟3小时左右。整个机组人员濒临崩溃了。
更要命的是,6日凌晨,中国航油有限公司(简称“中航油”)天津方面的一位副总敲开了奥凯的门,说也要现金结算。王均金以均瑶出面向中航油做出担保。但是,奥凯当时有4名高管坚持“飞不了”。“中国民用航空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简称“民航局”)当时跟我们说天津没问题。那还让我们怎么飞呢?启发地都出不去,不可能有后面啊。”奥凯一位坚持匿名的高管回忆,“当机立断,只能提前停飞。”
墙倒众人推。很快地,航材和租赁也找上门来。这也是奥凯管理层最怕出现的问题。航油,可以拿着现金去加。而航材,需要换或修零件,就是现金也不行。“航油供应是中航油一家,是国有企业。航材大部分是外资,小部分是中外合资。他们的风险意识更要强。”上述高管称。
12月8日、9日,加拿大发来传真。在加拿大美联航有奥凯46名学员。美联航看到奥凯停航的消息,要求预付1000多万美元培训费。“你必须得给我交,不然的话,学员就解散。”刘捷音说,“如果飞机正常(飞)的话,这属于应付账款,他可以让你拖一拖。现在人家‘唰’地就追上来了,你说咋办吧?”
还有一些应付账款变成负债项目。比如说,奥凯4台发动机,GE(通用电气)垫付了1000多万美元。在当初谈判时,GE和奥凯的协议是:另外4台发动机也由GE来修理。“但是你突然停飞了,那不是把人家GE吓个半死?”刘说,“本来不是问题的,不就成问题了吗?”
“像我们飞机雷达比较落后的,换了两台新的雷达。人家也给了很大的折扣,完了以后替你先垫付,你突然停了,人家还会给你垫付吗?要是我,也吓坏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