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9月上旬首批联合培养飞行学员开学时在校园留影。特约记者 申进科摄
观察视点
两个“万分之一”
金秋时节,北京清华园成为军内外瞩目的焦点:空军与清华大学在此携手,联合培养新一代飞行学员。
这天,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党委书记庄茁致辞时感慨地说:“对每一名热血青年来说,能当上飞行员的概率是万分之一,能上清华的概率也是万分之一,这‘两个万分之一’在你们身上合二为一,可喜可贺!”
空军与清华大学联合培养飞行学员,是一项在军民融合、寓军于民中造就高素质新型军事飞行人才的战略性举措。
这一战略性举措的直接受益者——首批联合培养飞行学员的素质如何?他们有什么追求和梦想?请随记者走进清华园,走进这批备受瞩目的蓝天骄子。(胡春华)
阵容:他们个个都是好中选优,优中选强
“这批空军与清华大学联合培养的飞行学员,都是空军从今年招收的千余名飞行员中好中选优、优中选强选拔的!”
空军政治部干部部部长傅爱国介绍说,选拔联合培养飞行学员要过“三道关”:空军依据清华大学招收本科生的各省投档高考分数线,按照歼击、强击和轰炸、运输机种的身体标准条件,从新招理科高中生飞行学员中优中选优作为联合培养预选对象;利用6周时间,强化军政训练;利用1周时间,完成初教-6飞机体验飞行,对预选对象进行飞行适应把关。
据统计,他们中受到市级以上表彰或在各种竞赛中获奖的比例高达71.9%,其中5人曾在国家级竞赛中获奖。他们不仅文化成绩好,而且综合素质全面,50%的人曾在高中期间担任过班干部,或在校学生会任职。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过硬,有成为一名优秀飞行员的潜质。在淘汰率极高的招飞体检中,他们一路顺利通过层层选拔考核,成为飞行学员;在空军航空大学组织的选拔考核中,他们脱颖而出,最终梦圆清华园。
牛江鹏,这位刚刚过完18岁生日的飞行学员,在河北正定中学读书期间,连续两年被评为“三好学生”,2011年还获得第27届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三等奖。今年7月,他以657分的优异成绩被空军航空大学录取,成为人民空军一名飞行学员。
解洲超,今年17岁,陕西眉县籍,曾获得全国数学联赛二等奖,今年以628分的优异成绩被空军航空大学录取后,又被选拔为空军与清华联合培养的飞行学员。
励志:人民送我学飞行,我学飞行为人民
“1911、1912……”9月9日下午,首批联合培养飞行学员来到今年4月刚刚落成的清华大学校史馆参观。行走在一块铜铸的“时间毯”上,飞行学员牛申不禁大声数起镌刻在“时间毯”上的年份。
在清华大学走出的近500位院士和人文名家组成的“院士林”前,飞行学员程富有动情地说:“品读着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仿佛能听到智慧的声音。”
令这些飞行学员感到惊喜的是,在校史馆,他们看到空军航空大学校友“航天英雄”杨利伟赫然在列。10多天前,杨利伟与飞行学员座谈,勉励大家“要有为实现理想而善于吃苦的准备、为实现理想而勇于吃力的准备、为实现理想而甘于吃亏的准备”。飞行学员王潇雨表示:“一定向杨利伟学习,既要提高飞行技术,又要经得起‘非技术考验’,成为忠诚、勇敢、善战的空中雄鹰。”
“进入清华园时间虽短,但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深深地感染了我们。”从湖南常德招飞入伍的飞行学员高正祥说,牢记清华校训,就是牢记“人民送我学飞行,我学飞行为人民”。
“开学典礼上,清华大学副校长、著名土木工程专家袁驷教授的讲话让我们深受鼓舞,坚定了‘让清华为我而骄傲’的信念。”飞行学员王凌鑫说,作为一名清华学子,我们要在清华园中培养笃行的品格、严谨的思维、开放的视野和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身上的“志气、豪气、灵气、锐气、勇气”,为当一名合格飞行员奠定坚实基础。
开学:他们的第一课是接受“战斗动员”
9月13日第一天开课前,中央军委委员、空军司令员许其亮,空军政委邓昌友专程到清华园接见首批联合培养飞行学员。与其他班次的同学们不同,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课程,而是一次“战斗动员”。
首长们的一番话,让17岁的飞行学员司凡感到重任在肩:“我们既是军人,又是清华人,还是飞行学员。我们已经不是普普通通的大学生,承载的是空军的期望,肩负的是重大的使命责任。”
刚刚步入清华,首批联合培养飞行学员就感到了巨大压力。他们发现,清华学子学习非常刻苦。每天深夜图书馆、自习室都是灯火通明。
“在航空大学的1个多月训练中,才知道当战斗机飞行员相当艰苦,来到清华大学更觉得学习压力很大。”高中时学习成绩遥遥领先的夏洪涛这样说。
学员队副队长张伟岸说:“为了军人的荣誉,空军与清华大学联合培养的首批飞行学员将成立‘学习战斗突击小分队’。”
为知识而来,为战斗而去。相信在祖国未来的蓝天,他们将是一颗颗璀璨耀眼的新星!
(本报特约记者 申进科 特约通讯员 杨振 张自勉) (责任编辑:朱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