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用航空领域,重庆市属于起得早、动手快的省市之一。重庆市的飞机制造基地和飞行员训练基地就部署在两江新区,目前已经有两个工厂的飞机走向了市场,两所培训学校开始运行。
两江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汤宗伟告诉本报记者,作为发展前景最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通用航空产业蕴藏着极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被誉为具有万亿元市场规模的“下一个汽车产业”。有关研究和国际经验表明,航空产业的投入产出比例达1∶10以上,就业带动比例达1∶12. “目前,修建1公里高速公路的造价为1亿元左右,1公里高铁约1.5亿元,而修建一个普通的通航机场费用约1亿—3亿元左右,一般的起降点由于跑道和设施设备要求低,仅需要约几百万到几千万元,可有效避免像修建其他交通基础设施花费巨大、耕地流失、生态破坏等问题。同时,通用航空还可以作为人们旅游、娱乐、出行及空中快递的理想选择。”汤宗伟说。 汤宗伟表示,《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破冰政策的出台,的确带来了通用航空产业的春天,但也有五个方面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是空域开放进程有待进一步加快,通航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理顺。通用航空企业的管理主体较多,缺乏一个与运输航空管理类似的统一协调机构,需要国家层面进一步简政放权,理顺体制机制,提升管理效率。 二是通航基础设施及运营配套体系发展缓慢。我国通航基础设施数量少且分布不均衡。机场审批建设的程序标准高、手续复杂、周期长、涉及部门多,并且相应的规划布局滞后。 三是通用航空专业技术人才短缺。根据相关机构预计,至2020年,通航飞行员的缺口将达2万人。 四是飞机销售、购买流程复杂,金融和资金扶持有限,税费较高,产业发展困难。 五是企业及地方发展思路不清、方向不明。有不少新涉及航空的企业以房地产运作模式跨入航空产业,只热衷于建设航空产业园,缺乏对全产业链、航空运营服务与核心研发制造的深度投入。 汤宗伟表示,作为一个已经有成熟发展经验的领域,有关部门有义务就这五个问题做出顶层设计。 (责任编辑:张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