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主页 > 空乘法律服务中心 > 空乘常见问题 > 正文

航班延误的问题

2011-01-05 18:22 来源:未知 作者:管理员5 阅读: 次 我要投稿

       8月3日晚,50多名乘客在青海西宁曹家堡机场以安全隐患为由拒绝登机,静坐达12小时。机场频发乘客罢乘事件,反映出的不仅仅是航班因故延误这样技术性的问题,更暴露出现行民用航空管理机制中,航班延误处置机制的脆弱性。

 
 

  西宁:飞机延误引发乘客12小时静坐

 从8月3日晚10点20分开始,在西宁机场候机楼隔离厅内,51名乘客以飞机安全隐患为由拒绝登机,静坐了近12个小时。他们打着一条长长的横幅坐在大厅里和机场方面对峙,并且不断打电话向政府部门、媒体求助。

  西宁机场副总经理邹展业说,在机场静坐的50多名乘客原本应乘坐8月3日西宁飞往北京的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outhern Airlines Company Limited,简称“南航”)CZ6993号航班。而此前,由西宁飞往北京的南航CZ6991号航班在西宁机场例行检查时发现左发动机漏油,造成这架飞机上的100多名乘客滞留机场达8个多小时。在旅客多方要求下,南航调换随后到达西宁的CZ6993号航班执行原CZ6991号航班任务,接送了这批滞留乘客。  乘客王女士说,3日22时20分左右,原CZ6991号航班维修完毕,当机场方面请原CZ6993号航班乘客乘坐这趟维修好的飞机时,乘客们因为害怕维修后的飞机不安全而拒绝登机。

  “一架航班因故障延误,造成了两架飞机上的乘客都延误,并且都投诉。”邹展业说,前一批乘客因为飞机故障滞留机场8小时,每人最终获得300元的赔偿,但后一批乘客因为拒绝乘坐修好的飞机,所以南方航空公司拒绝做出赔偿。

  王女士说,静坐乘客共有四项要求,第一,调换飞机,保证安全抵达;第二,解决食宿;第三,给予每位乘客合理赔偿;第四,必须道歉。

  全国:飞机场频发罢乘事件

  8月2日,仅在西宁机场罢乘事件发生的前一天,东航的一架航班因上海机场控制流量的原因造成延误,32名乘客不满延误拒绝登机,被滞留在珠海机场。

  7月19日,西宁机场罢乘事件发生前的一个月,50多名乘客因为不满海南航空公司的飞机延误,当飞机从昆明飞抵杭州时,拒绝下飞机,在飞机上整整坐了一夜。

  “这样的事情太多了!”邹展业说,他在担任西宁机场副总经理前,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工作了十几年,“咸阳机场飞机延误的事情几乎天天都有,有时候一天我们就要处理好几起乘客投诉的事情。客人因为不满,打人的事情都很常见。”

  负责处理西宁罢乘事件的南航西宁营业处经理边付阳说,因为飞机延误,旅客大闹机场、占用飞机、辱骂机组或服务人员等过激行为经常出现在国内各大机场。由此导致航空公司声誉受损、效益损失严重。

  “从感情上来说,乘客气愤难平,我们可以理解,但是这种大闹机场的行为,严重影响了我们正常的工作秩序。”青海机场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雷金钟说,因为闹事乘客占用机场各种资源,扰乱了机场其他航班的正常起降,使机场和更多乘客的利益受到损害。

  “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损害别人的利益,这种行为,是不是也值得我们探讨一下?”雷金钟说。

  乘客裴先生说:“我们相对于航空公司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采取这样的方式是也是最后的办法了。谁不想平平安安的早一点回到家去?谁愿意浪费这么多时间精力在这里静坐?关键是旅客无处诉苦。”

  问题关键:缺乏有效的航班延误处置机制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航班延误一直难以解决,主要在于有关航班延误的补偿问题没有法律规定。

  “如果法律硬性规定延误后的赔偿标准,乘客不会罢乘,自然就会依法维权;航空公司也不会为难,该怎么赔就怎么赔,何必导致二次延误,公司受损呢?说到底,还是法律制度不健全的问题。”邹展业说。

  专家说,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航班延误补偿法律法规。《航班延误经济补偿指导意见》既不是法律,也不是行政法规和规章,不能成为司法机关裁判此类纠纷的法律依据。我国在解决这类纠纷时,目前一般参照的法律是民航法、合同法和《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国内运输规则》,但这些法律法规的规定都过于笼统。

  此外,航班延误后,航空公司、机场与乘客之间的信息不畅也是造成罢乘事件发生的一大原因。

  “通常情况下,旅客从航空公司那里得到的回答都很简单,可以概括成天气原因、航空管制、机械故障或飞机调配。”专家说:“这样的回答对于乘客来说,自然是非常含混。民航方面长期以来也认为没必要解释,或者认为麻烦,说了旅客也听不懂等等原因。”

  “对于绝大多数旅客来说,选择乘飞机出行,图得是安全、快捷和舒适。但若碰上航班延误,这种愿望无疑会大打折扣,甚至让人感到沮丧和愤怒,此时,延误的信息再无从得知或者时间一推再推,不清楚延误到何时,旅客当然会无法接受,容易出现过激行为。”专家说。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亟须制定航班延误补偿的具体实施细则,并进一步改善民航服务观念,加强与乘客的信息沟通。“如果有了法律保障,再加上耐心的解释,一般乘客也是可以理解的。”邹展业说。

(责任编辑:管理员5)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心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今日热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