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到四川旅游看看历史文化古镇那是必须的,到网上一搜,没成想蹦出76个,名城31个,名镇39个,名村6个。去哪里?名气大的,过度商业开发。保持原生态的,没有名气,你也找不着在哪。最后还是选择旅游条件较为完善的,至少有安全感。 上里古镇
到雅安才知道,长途车不一定直接开到景点,如果去景点的乘客少,长途车到雅安就不走了,司机会把你安排到雅安发往景点的旅游专线车上,由长途车付给旅游专线车车费。
茶马驿站
没能直达景点多少让人心中不爽,转而一想拉40多人的大客车就把三两个人送到景点确实赔账,为司机的生计考虑,就认可了“中转”。雅安发往景点的专线车全部是当年购置的新车,“中转”的乘客是保证有座位的。
上里古镇是属于那种出名较早,商业味道较浓的古镇,不过去的时候是淡季,鲜有旅游团队到访,游人不多,住宿、吃饭都可以讨价还价。白天游人寥寥无几,夜晚万籁寂静,感觉不错。如果旺季来这里,肯定要饱经摩肩接踵的痛苦磨难。
上里古镇被茅溪河、白马河两条小河相拥,沿河黛瓦木屋错落,石桥、石碑、石塔散布其间,老街、广场石板铺就。村外阡陌纵横,不时闪现劳作的身影。给人印象深刻的是两条小河上的石桥和它周围的景致。
让人着迷的村落
小镇西边有著名的二仙桥,是清代建筑,桥下流过的是茅溪河,向东延伸。据传说是人们在庆贺新桥落成时活生生见到两位和尚模样的神仙。二仙桥西边近处是古磨坊,远处还有罗汉桥,村民说那里正在施工,没啥看的。
沿河是古时的茶马驿站,现在也是客栈、商铺、茶楼节次鳞比。淡季游人很少,生意清淡,但是商家依然在坚守中期待。
因为上游施工的原因,河水泛着红色泥浆的颜色。但是不妨碍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
这二仙桥比江南那些古镇石桥更具野趣,桥上石缝中长满蒿草藤蔓,桥畔淡色花丛相伴左右,很有味道。
二仙桥“斜塔”
上里古镇差不多是有桥就有石碑,二仙桥的石碑有底座、香炉、神龛、刹顶组成,更像是一座塔。看上去有些歪斜,开始怀疑是视觉误差。用三脚架上的水平仪与一株笔直的松树瞄了一下,这石碑确实向北倾斜。这个倾斜会使人联想到比萨斜塔,只是二仙桥“斜塔”个头小了点。
枯水季节,河床暴露无遗。回望二仙桥,确实风采迷人。
磐安桥
从二仙桥向下游去是一座三拱平桥,叫磐安桥,桥畔风景很是好看。桥下的河水看不出流动,静得像是湖水,古树、瓦屋倒映水中,漂亮。
磐安桥的北端正对韩家老宅,这是必看的深宅大院,是老韩家历时三代建成的,在上里镇堪称一绝。不过院内建筑年久失修,有些破败。
桥头石碑上刻有红军1935年途经此地是留下的抗日标语。这样的标语在上里多去啦,成为上里古镇一景观。
茅溪河、白马河二水环绕的交汇处
上里古镇被“两水环绕”,这里便是茅溪河、白马河二水环绕的交汇处。两条水系碰撞在一起居然平静如镜,不可思议。
这里可以看到两座桥,近处石板桥是平水桥,远处三拱桥是高桥。
平水桥朴实无华,仅能容两人并行,是通往古戏楼的便捷通道。古戏楼没有出奇冒泡之处,只是戏楼后面临河而已。
要说戏楼与别处不一样之处,那就是戏楼两米多高的后山墙上和平水桥铭碑上留下了红军德城政治部刻下的抗日宣传标语。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雅安,红一军在上里境内驻扎半年之久。红军成立了四个代号为“认真、德城、紫光、崇安”的政治部,刻下了“共产党是穷人的政党“、”红军是穷人的军队“、”红军是北上抗日的主力军”等近百幅标语。当年红军过境时留下的石刻标语大多保存完好至今,看来上里百姓还是心向共产党和红军的。
戏楼的雕刻
西楼山墙上有石雕的“海报”,分别是《禹王鼎》、《战洪州》、《武家坡》,雕刻十分精美。
戏楼前的广场周围小饭馆不少,本人的早餐、夜宵选在了这处韩师傅挞挞面。
在上里与二仙桥齐名的是这三拱的高桥,有人称它是清代的立交桥。因为桥上桥下都可通行。
龙头
桥畔水边有一瓦顶小亭子,很方便洗衣洗菜。可以看到一条石龙尾巴在岸上,龙头在水中钻出来。雨季这龙头的口中可以吐出水来,估计是镇上的排水系统,是很有想象力的设计。
条石砌筑的的防护堤上红军石刻标语随处可见,上里也因此成为红色景区。
那上里古镇最大的一座桥在哪里?找到文峰塔就找到这座桥啦。
上里古镇最大的一座桥
文峰塔好找,沿着两水交汇处向下游走就行啦,就是从雅安来的路上。从水车那里继续向下游走。
这座桥一个大拱,十个小拱,桥头那座塔就是文峰塔。这座桥还是一处交通枢纽,上里的乡村公交车站就设在这里。
文峰塔
桥头塔高五层,四层在桥面之上,一层在桥面之下,形成了桥抱塔奇观,没见过这么建桥的。随后你会猜谜,为什么桥要把塔抱起来?
那桥是什么名字?《雅安市公路交通图》标明是“字库桥”。人们习惯把这里叫文峰塔估计是先有塔,后又建了桥。猜测而已。
石刻
塔下有字纸炉,为上里古代官宦人家和文人燃烧字纸之用。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独特习俗“敬天惜字”。写有字迹的纸张不可随意丢弃,要有专门的礼仪,在专门的场所和设施焚烧,这座塔便是专门修建来焚烧字纸的建筑。是上里古人彰显儒雅文风的见证。
想象,当年红军知道上里这地方有焚烧字纸的传统后,就把标语刻在塔体石头上,看你怎么烧,所以标语得以留存下来。这也是姑妄言之。
双节孝石牌坊
从文峰塔转到桥下向下游走两百米便到双节孝石牌坊。是道光19年为表彰姑媳两代重节守孝奉旨而建,双桅设计古朴庄重,石坊浮雕精湛。门票收费2元,淡季商量商量1元也成。
原准备找个制高点拍张上里古镇的全景,当地人说有个看全景的观景台,但是前不久山体垮塌,没发上去了。无奈,爬到房东的四楼露台上拍了几张,能看到的全是瓦屋顶。
镇子内餐馆不少,但是挂牌牌最多的是这家红军饭馆。
红军饭馆
红军饭馆的菜谱很有意思,雪山老腊肉、抢夺泸定桥、穿越大草地、翻越夹金山、同甘共苦、三军会师真不知道是哪些食材。镇子里老宅院不少,钟爱老建筑的人会有喜欢的素材。
上里古镇还有一处拍水中倒影很好的地方,那就是长寿桥。最好清晨就去。
长寿桥
为啥早晨去长寿桥?人少。游客都在沉睡,路上只有上学的孩子和起早的居民。因为也没人到水里去搅合,水面如镜,倒影相当清晰。路途上还可以看到徐向前指挥部。
徐向前指挥部
只有喜欢摄影的人才会起早,有位70多岁的摄影老者比我来的早些。
上学的孩子对这帮照相的司空见惯,招呼半天也不肯给个正脸。
这水面就像镜子一般,太难得啦。就剩下一件事,按快门。
村中美景
小河在徐向前指挥部这里拐了个直角弯。岸边忽然出现一位粉衣小姑娘,蹦蹦跳跳上学去。
迷人村景
桥周围的山并不高,可是阳光迟迟照不到桥面上,照张金色拱桥的愿望成了痴心妄想。
百姓说在长寿桥上走一走,就会长命百岁。其实这长寿桥很少有镇子外面的人行走,桥面成了晾晒场地。赑屃驮着桥铭碑,长寿桥大概由此而来。
文字/摄影:天河流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