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主页 > 航空航线新闻 > 正文

消委调查显示:75%的旅客曾经遭遇航班延误

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阅读: 次 我要投稿

  11月18日上午,据四川省消委发布的“京津沪渝川航空服务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民航地面服务状况堪忧,有75%的消费者曾经历航班延误之苦;43%的乘客对延机后航空公司所采取的补救措施不满;50%的乘客表示滞留机场后航空公司往往不能告知延误原因。

  94%经常出差者深受延机之苦

  由中国消费者协会组织的此次调查活动,将在今年5月至9月期间同时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川五地进行。调查者以随访问卷和网上调查的形式,共发放问卷3000份,收到有效问卷2669份。

  调查显示,有75%的消费者曾亲历航班延误,在经常出差的人群中这一比例更达到了94%。有89%的消费者认为,“航班延误后相应的服务规定和补偿规定应该明示消费者”。

  五成的消费者认为,在遇到延机后航空公司不能及时告知延误原因,并且告知的信息存在严重失实。航空公司往往将航班原因一概归为不可抗力因素,逃避了赔偿责任。消费者同时普遍对不公布延机补偿标准表示了不满,认为正是由于此类对消费者不尊重的行为激化了消费纠纷。

  对于“行李遗失每公斤不超过50元赔偿”、“遗失客票一年退款”、联程或往返机票“72小时座位再证实”的规定消费者也表示不满。

  消委秘书长讲述延机经历

  “曾经有消费者告诉我,航空公司地面服务与空中服务有天壤之别。确实如此,不体验一次延机经历根本无法想象。”在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秘书长刘亚兵回忆了自己的一次延机经历。

  “今年7月16日我送上海消委会秘书长到机场后,遭遇了航班延误。我们首先找到工作人员,但对方态度非常冷漠,对任何问题一概不回答。这班飞机乘客多以上海人为主,都还算理智。但有个别乘客对服务人员稍微言语过激,对方竟立即叫来了机场保安。”刘亚兵透露,此后自己以消委身份找到机场方面询问航班延误原因后,对方竟给出了三种解释:机组超时、航班调度、机械故障。

  报告将提交民航总局

  当天上午,包括四川省在内的五地将同时发布此报告,中消协并将报告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同步提交国家民航总局。

  意见包括向消费者公布延机补偿方案和标准;建立航班延机查询系统;健全延机补救措施和应急方案;告知消费者真实的航班延误原因等。并要求航空企业在半年内公布航班延误经济赔偿标准和方案;加强航空企业管理,科学安排运力;同时修改机票上“遗失客票一年退款”的不平等条约。

  调度原因延机 乘客理应获赔

  “要求航空公司公布延机原因,主要是为消费者理赔提供依据。”刘亚兵表示,调查中多数消费者对不可抗拒因素导致的延机表示理解,但高发的航班延误事件多为航空公司调度原因。

  “一些航空公司调度的惯例是,从A地起飞到B地的飞机,要重新飞回A地后才能前往C地,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延误,就会导致在A地等待前往C地的乘客遭遇长达数小时的延误。此类由调度产生的延机是最常见,也是消费者理应获赔的。”刘亚兵说。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心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今日热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