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主页 > 航空航线新闻 > 正文

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性服务行业要避免潜规则

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阅读: 次 我要投稿

2007-3-30

  日前,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从财税、信贷、土地和价格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企业进入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鼓励各类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对中小服务企业开展业务。并明确提出了深化电信、铁路、民航等服务行业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推进国有资产重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那么,服务业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的重要性究竟体现在那里?《意见》对于中国的服务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又意味着什么?相关行业的垄断是否可以打破?为了解答这些问题,和讯网特约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周民良研究员和北京科技大学赵晓教授进行了访谈。

  嘉宾:周民良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赵晓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主持人:服务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周民良:通常而言,服务业是指利用设备、工具、场所、知识、信息等为国民经济各行各业提供服务的产业。服务业的领域和范围很广,包括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商业、贸易、金融、餐饮、旅馆等众多行业,在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形态中,服务业在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性产品、中介市场购买需要、提供产品交换平台等作用。在现代市场经济形态下,服务业既是国民经济产出的重要部门,也是容纳劳动力最多的部门,在工业化、城市化以后,大量的劳动力和大量的资本都转移到服务业。因而,服务业在现代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全球性产业分工中,一些小国就以服务业安天下、兴邦业的,以旅游业或者金融业富国富民的不乏其例。就大国来说,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也可以显示国家的发展水平,西方许多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和就业的比重都在60%以上。

  赵晓:服务业是非常重要的。《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相比之下,我国服务业的发展长期滞后于制造业,无论是比重、水平还是国际竞争力都较为逊色。2005年,我国服务业占GDP比重仅为40.2%,远不及世界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67%以上的平均水平,甚至低于中低收入国家43%的平均水平。

  服务业的重要性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体现在它所带动的就业上,可以说要远胜于重工业。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4年底,我国服务业就业人员达到2.3亿人,是1992年的1.8倍,平均每年净增826万人,占全国平均每年净增就业人员总数的109%服务业的另外一个重要性是它可以推动"内需"的增长,减弱对外需的依赖。此外,服务业的发展也将制约制造业。事实上,服务业构成制造业的"交易成本",服务创新成为制造业创新的一大关键。因此,可以说,没有一流的服务业,就不可能有一流的制造业。

  主持人:当前我国的服务业发展处于什么状况?

  周民良:一方面,服务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有了明显提高。1978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只有24%,到2005年已经上升到39.9%,服务业的就业人口也由1978年的12.2%上升到2005年的31.4%。从增加值和就业两个方面的比重来看,服务业都是国民经济中比重提高最快的部门。

  另一方面,服务业占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影响服务业发展的体制与机制影响存在,服务业的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体制改革的深化,服务业在促进增长和吸纳就业方面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不少服务业的技术含量不高、规模限制不明显、资本投入不需要太多,消耗的能源少,产生的污染小,是典型的绿色产业,适合于社会大众就业,在保障供给和满足需求方面都有积极意义。(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心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今日热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