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2007-04-15 前两天,没有驾驶经验的清华大学工人李贤锋驾驶自制的小飞机冲向天空。两分钟后,飞机坠毁,李贤锋受伤住院(《京华时报》消息)。也是前两天,被誉为“中国农民第一飞”的山东潍坊农民谭成年驾驶的简易超轻型飞机坠落,谭成年当场死亡。有关部门人士表示,失事飞机属非法飞行。(《羊城晚报》消息) 读罢新闻,不禁为他们痴迷飞机的钻研精神和敢于试飞的冒险精神感动,同时,也深为他们的盲目悲哀。 诸如农民造飞机且冒险试飞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在这其中,不少报道有问题,不报道他们失败的原因和违法的教训,而渲染创业的艰难历程,标榜如何百折不挠。这么一鼓噪渲染,仿佛农民一夜间可以变成高精尖人才。于是,越来越多人热衷造飞机、潜艇。其实,在这些行为中,充斥着浮躁和莽动,不值得广为褒扬或引为表率。 笔者不赞成农民造飞机,并不是小瞧农民的创造力,而是觉得造飞机需要高端技术,莫说农民,就是有专业技术的工人也难以单独完成。许多农民所谓的造飞机,过于一厢情愿,缺乏理性缜密的科学论证。 美好的想象代替不了现实。人们还是各司其职,在本职岗位脚踏实地开拓进取为好。对多数并不富裕的农民而言,当务之急是如何改善生活水平与生存状态,传媒也应在他们如何发展经济奔致富之路方面多加引导,而不是儿戏般地鼓噪“造飞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