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国内第三家非经营性通用航空公司近日已经成功获批。此前两家此类通航公司分别花落贵州金沙黎明能源集团公司和贵州第一测绘院。 业内人士认为,伴随着低空开放不断推进和政策逐步放宽,非经营性通用航空将越来越多。所谓非经营性通用航空活动,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开展的不以营利为目的通用航空飞行活动。包括人工降水、医疗救护、自用公务飞行、搜索救援飞行、空中拍照、航空运动训练飞行、个人飞行与娱乐飞行活动等。 上海捷德航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德航空”)人士昨天透露,6月中旬该公司向江苏某私人客户交付了1架直升机。为了使客户更好地实现飞行,经过半年的积极筹备和多方协调,捷德航空为其申请了非经营性通用航空。此申请已经在最近获得批准。 截至2013年底,我国通用航空企业适航在册航空器总数达到1519架,较上年同期的1320架增长约15%。获得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的通用航空企业189家,同比涨29%。 一名通航业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个人购机的运行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将飞机交给具备资质的通航公司代管,一是自己成立通用航空运行。由于后者在申请程序上较为复杂,需要较长的筹备时间,导致不少个人购机后便直接找一家通航公司代管或自己“黑飞”。 但委托代管的成本很高。前述捷德航空人士透露,“相对于委托代管,成立非经营性通航的成本低,节约运营成本将至少超过60%。”中投顾问交通行业研究员蔡建明认为,非经营性通用航空公司的发展将逐渐扩大通用航空行业的市场份额,并进一步带动私人飞机市场的崛起。 但私人飞机要“振翅高飞”显然还需要更多“天时地利”。据报道,除了亟待政策的进一步放开外,目前国内通航领域飞行员奇缺,且国内并没有专门培养通航飞行员的院校,通航公司的飞行员基本上需要高价从民航公司“挖角”。 除此之外,蔡建明说,我国航空飞行管制较为严格,飞行前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批。同时,国内交通网络效率不高,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并不到位,私人飞机市场并没有获得足够多的关注和扶持。 (责任编辑:张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