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底,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校园里,成立不久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进行了首场空中乘务员招聘大会,前来应聘的是北京各大院校的大学四年级学生。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大学生属于稀缺人才,而当时的报名现场却人头攒动。大四学生离毕业还有半年之久,国航却提前下手进入校园网罗人才。招聘单位打出的是“飞出国门,了解世界”的广告,吸引了众多渴望开阔眼界的在校学生。
服务需要大学毕业生吗?大学生真的能够安心从事服务行业吗?人们对此充满了好奇和疑问。各家媒体敏感地嗅到了其中的新闻价值,纷纷派出记者前往采访。一时间,铺天盖地的报道让空中乘务员这一鲜为人知的职业走进了大众的视线,社会对这一职业对素质的要求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中国民航脱离军队管理后,乘务员的招收工作才开始面向社会。与此同时,在教育部的支持下,民航各地的技术学校纷纷成立,为培养民航各类专业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空中乘务专业班成为乘务员的主要来源渠道。后来,随着社会办教育的大势所趋,民航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各大院校,源源不断的大学毕业生开始流向民航这一领域。而这次在院校内直接招收大学生从事空乘工作却还属首例,这一尝试能否成功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对企业来说,招收员工是每年例行的工作。但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怎样才能招收到符合岗位标准的员工却是一篇大文章。乘务工作说到底是一项服务工作,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似乎人人都能胜任。但细细观察,我们又发现,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蕴涵着大学问,能服务好每一位旅客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入职的乘务员大多没有太高的学历,他们朴实、能干,吃苦耐劳是那个时代衡量乘务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民航开辟了大量的国际航线,此时对乘务员外语水平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的要求被提到了醒目的位置。航空公司希望通过招收在校大学生给乘务队伍注入新的活力,以满足国内、国际多元化的服务要求。
1988年7月,15名新鲜出炉的大学生来到了国航。他们没有一个是服务专业的毕业生,但却个个来自北大、北外、北师大等知名学府。他们对民航领域的认识虽然还是一张白纸,但对自己的未来却充满了信心。在大学生还不是主流的乘务队伍中,他们的到来引起了小小的轰动。有羡慕的眼光,也有不屑一顾的眼神,基层管理者担心这会给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还有一些人认为,招收大学生是过于超前的做法,招收的大学生没有人会把空中乘务作为事业一直干下去。但不少领导对他们却寄予了很大的期望。
入职不到3个月,在培训期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因为工资发放的滞后问题,踌躇满志的大学生们就初尝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他们愤愤不平地找到了有关部门。问题虽然得到了解决,但他们的行事作风也让习惯了按部就班的机关单位领教了大学生鲜明的个性。
与其他服务行业相同的是,空中乘务员日复一日地重复着为人服务的劳动;不同的是,工作的场所是远离地面的客舱这一特定空间。在许多情况下,空中乘务员可利用的服务资源是非常有限的。而一个优秀的乘务员除了能够利用机上提供的物质条件和曾经获取的培训知识来满足旅客需求外,调动自己曾经学习并积累已久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在旅客面前,曾经学过什么并不重要,面对难题,学历也不一定能够帮助解围。但在校园中所投入的学习时间和所接受的系统教育一定会为你解决问题提供更宽泛的思路和更有效的方法。
时至今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乘务员中的大学、大专、高职生比比皆是,乘务员的来源越来越多样化,一些外籍乘务员的加入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民航国际化发展的步伐越走越快。现在,每年有成千上万名新乘务员上岗,同时我们也看到,乘务队伍的流动性开始增加。究其原因,首先是“飞出国门,了解世界”已不再是吸引年轻人从事这一工作的因素,乘务职业在褪去它漂亮绚丽的外衣后,已慢慢回归于服务属性。与其他服务行业相比,不固定的工作时间和跨时区的生活地点,让一些从事这一行业的人不能做到从一而终。相比之下,也有许多乘务员将自己人生的定位一直牢牢锁定在服务岗位上,因为他们相信,飞行让他们开阔了眼界,服务让他们获取了人生的价值。
其实,每个人的理想会有所不同,每个人的追求也各有所好,但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脚踏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是实现理想的最好途径。无论飞得多远,双脚始终都是要踩在这一片坚实的土地上。 (责任编辑:李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