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杨丽华(前排左一)与同事合影。 杨丽华 从广播中传来机长的声音:“请大家注意,空闲的同志请到客舱协助乘务组打扫卫生。”于是客舱里出现了这样的一幕:一群忙碌的身影中,有来自机组不同岗位的成员。有的在更换椅背上的头片,有的在整理座椅上的安全带。有的人动作看起来并不算麻利,但大家配合默契,欢声笑语,一切都那么井井有条。 一个航段结束了,驾驶舱的工作已告一个段落,而客舱的过站工作才刚刚开始。送走了首长和代表团成员,接下来的客舱清理和下一航段的餐饮准备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和人力。看着乘务员跑前忙后的情景,机长和组员伸出了援助之手。在大家的帮助下,一场紧张而富有成效的“战斗”很快就结束了。当我们坐上机组车驶向休息的旅馆时,一天的疲劳此时已化作轻松和愉快,一丝甜蜜的滋味从我心底涌出。 专机组是航空公司中最小的生产组织,组员来自于不同的生产部门。成员之间有些早已熟悉,有些是初次配合。无论是几天的任务还是更长时间的飞行,这个团队从组合起来的那一天,就注定了他们各自的角色和共同肩负的使命。在这个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和分工,但每个人也都清楚,形成合力时有时需要转变角色。 我对航空公司运作概念的形成是来自于对基层组织成员中不同角色的理解。在通常情况下,每一个角色只关心自己的工作,往往会忽略其他角色释放出来的需求信息。比如乘务员在客舱工作时,关心的是旅客的需求和服务的程序,有时会忘记此时机组可能正需要添加茶水;在驾驶舱工作的机组成员,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仪表的变化和前面的航路,而对客舱里发生了些什么不会特别关注。 在我刚刚开始飞行的时候,驾驶舱里有5个机组成员。起飞后,其中的领航员将途经的地标和时间写在纸条上交给乘务员,在飞机经过时乘务员会将地标通报给旅客。飞行中,乘务员也会将水果切成小块送进驾驶舱里。夜航时,一杯咖啡和一声问候给疲倦的机组送去了一缕关怀和一丝温暖,代表乘务员在照顾旅客的同时不会忘记驾驶舱里辛苦的机组成员。而遇到飞机颠簸时,机组也会提示乘务员注意客舱安全。如今虽然驾驶舱的人数减少了,乘务员也大多来自独生子女的家庭,但一些传统还是很好地保留了下来。 人与人之间的误会,有时来自于相互之间的不了解和不理解。专机生活让我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到公司不同部门的基层岗位。在了解他们岗位职责的同时,我也了解了他们鲜为人知的职业艰辛。这些由不同岗位组合而成的公司,像一架大型飞机中不同的零部件,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并共同运转。从表面上看,社会进步,人变得越来越独立,每个人似乎都可以做到不借助别人的力量也能生存和发展。但深入思考后我们就会发现,其实社会的进步所形成的服务圈,让每个独立的人都成为服务的提供者和接受者,每个人都在社会这一大型的机器中寻找自己的位置,相互依存又共同发展。 当我们拉着行李再次登上飞机,准备下一航程的飞行时,我们的随机机务和有些机组成员已经早早开始了工作。看到他们熬红的双眼就知道他们彻夜未眠,甚至连饭都来不及吃一口。我们匆忙放下手中的行李,给他们泡上一碗方便面,递上一杯八宝粥,一声问候,一声感谢,道出了我们整个团队的心声。无论我们飞向哪里,无论我们岗位之间有多远的距离,我们的心都是相通的,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 (责任编辑:高沛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