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分享个塔塔的故事给大家,对,就是塔塔集团的“老大”塔塔。一天,他去巡视位于印度东部的一座炼铁厂的熔炉时,陪同的工程师准备了熔炉的各种资料等着塔塔提问,温度、建筑、技术性能……令他诧异的是塔塔只问了一个问题:那个操作熔炉的工人如何抵御那个熔炉所产生的巨大热浪?你考虑过那个人吗?他将如何操作熔炉? 这是印度的管理学者德巴希斯·查特吉讲给本刊专栏作者刘澜的一个故事,本期刘澜在他的专栏里将继续对话查特吉,他们探讨的焦点在“有意识的领导力”。这个塔塔的故事便是有意识的领导力的例子。它要说明的是一种有意识的状态,要意识到行为背后是人,而非只是个职位或者角色。把领导力放在人的情境中考察,而不是放在商业绩效的角度考察,这是查特吉的特别之处,他认为,组织中的人实现其全部潜能的时候,绩效自然随之而来。 本期的封面文章我们选取的也是个透过行为看到人的话题:制服背后的管理思考。制服作为身份象征的寄托物,是个连接行为和人的载体,它让一个干什么的人看起来就像干什么的,警察像警察、护士像护士。对那些有制服可穿的人来讲,穿制服好处还挺多的:省了每天用来搭配衣服的时间,尤其对女性,这是个大好处;增加了一个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的切换开关,一穿上制服就说明要工作了;暂时遮蔽了不平等,大家都穿制服,至少着装上看不出谁品位更好。这些好处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停止思考。个人一停止思考自己,归属感、团队感、友情感就容易出现。 从企业角度看,如果能让顾客也停止思考岂不是更好?做了那么多的市场推动、销售拉动,不就是为了让顾客建立潜移默化的认同,这其中是否有点停止思考的意思呢?统一感、识别感很强的制服先让你停止关于“识别”的思考,再让你停止“对产品或服务实施考验”的思考。 日本一位企业家说过,做制服有三个境界,一是为满足企业形象而做;二是为满足穿着者的工作环境而做;三是能真正面对某个行业的顾客,让他们一见到制服就知道,有人要为他们服务了。想想看,我们这一期选取的空乘的制服,是不是集成了这三个境界? 好处不是自然到来的,制服也有可能是束缚,除非你的战略和品牌形象具有可视化的效果。不要直接想到“设计”,那只是实现的手段,重要的是传达什么信息。找到企业的战略和品牌中独特的精神,这种独特的精神是企业拥有的最大的能量。然后想办法通过设计在内的一切手段,通过制服在内的一切载体,使这股能量也让顾客感受到,当他们开始彼此交换感受、传递感受、累积感受时,企业的商业成就就逐渐显现了。 说到战略,我极力推荐大家看看本期《训练手册》第十四页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教授RichardRumelt写的“发现坏战略,给好战略腾点地儿”。有太多机构的领导人在尚无战略的时候说自己已经有了战略,其实,他们采取的只是“坏战略”。RichardRumelt教授列举了坏战略的四个特征:无法面对挑战、错把目标当战略、模糊不清的战略目标、浮浅空洞的瞎忽悠。 制服是用来停止思考的,《商学院》杂志是用来启发思考的。意识到行为背后是人,那是有意识的领导力。这一期太多关于行为、关于人的内容,恕不一一列举,祝大家阅读愉快!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