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首届国际空姐推介大赛”江苏分赛区举行,有选手家长举报比赛主办方在当天面试结束后,要求—些获得通过的选手晚上留下来,陪评委吃饭。对此,主办方予以否认,并称:当时只是开了—个玩笑,当晚并没有女选手“陪吃”。(7月26日扬子晚报) 这个所谓空姐大赛,如今饱受质疑。这是当然的,第一,网站上原本声称免费的比赛活动,但在分赛区面试后却被承办方告知“每人要交1000多元培训费”,如果不是选手强烈置疑,说不定这 项“培训费”就这么不明不白地交了。第二,“陪评委吃饭”说法,确有评委这么当着空姐们的面说了,至于是不是“开玩笑”,如果不是随后媒体曝光,还真说不清。 一些“流行”多年的“评选评奖活动”,屡屡被人指斥为“又一个牙防组”,实是一针见血。在初赛上就曝出“陪评委吃饭”传闻的“空姐大赛”,不可能是什么省油的灯。被称为“共和国脊梁”评选都可以“一手交钱、一手给奖”,一个“空姐比赛”又能自觉到何种地步。多年来的社会评奖乱象又何 止于一个“中华脊梁奖”、“空姐推介大赛”? 时下流行于社会的评奖乱象,至少折射出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监督成虚置,甚至不排除就有政府部门的参与和纵容;二是,“评奖”有市场,“需求者”众,花钱买奖者有之,“沽名钓誉”者有之;其三,某些行业协会道德操守失守,拜金意识根深蒂固。这些,恐怕均需反思。 (责任编辑:高沛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