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机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宁静,停机坪上停满了不同型号的专机和公务机,390个停机位停放了370架飞机,整个机场犹如一个航空博物馆。 今天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正在鸟巢体育场进行,而这里从19时开始实行5个小时的空中禁航。从新建成的专机楼望去,对面的3号候机楼宛如一条巨龙在夜色中灯火通明、璀璨闪亮,跑道上没有起降的飞机,行车道上也没有一辆发动的汽车,在这片寂静的土地上,人们暂时忘记了这里曾经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之一。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潮湿的空气,心中顿时感到由衷的轻松。空中禁航是难得的空闲之时,何不借此观摩一下专机和公务机群呢,相信这样的机会在我的有生之年不会再出现了。念头一起,我便毫不犹豫地叫了一辆场内车出发了。这次奥运活动有100多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外国领导人来到中国,这些标有不同国旗、不同颜色、形态各异、大小不等的飞机在一般的机场很难有如此集中的到达和停靠。这样的场面让我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震撼和自豪。 这几天我可以说几乎目睹了每一架专包机的到场,经历了中国有史以来最为繁忙和壮观的迎接场面。昨天是专机和公务机到京最集中的日子,三条跑道同时起降,平均十几分钟就有一架专机抵达。站在停机坪放眼望去,矫健优美的飞行姿态、忙碌的迎接场面伴随着不同国家的国旗和国歌将整个机场烘托得热烈而壮观。美国总统布什的专机是在21时落地的,在此之前为总统专机打前站的专机已经到达了10来架次,它们不仅运来大量的保障人员,同时还运来了许多设备和设施。在专机进场的前两个小时,美方的机场保障人员就提前进入了机坪并对周边的安全进行布控,他们绕着客梯车测量其高度和宽度,测试车上的灯光和设备,其实这一切我们中方人员早已做足了功课。但出于对自己人的信任,美方人员不仅要求由自己人指挥飞机,还坚持亲自动手放轮挡并护送客梯车对接飞机。他们的这些做法引起了中方人员的干预,也许中方警卫认为美方的指挥和介入已超出了他们的权利范围。虽然我能理解美方对本国总统安全保护的政策,但尊重和信任主权国的安排是应有的礼貌,特别是这次奥运的安保措施是最高级别的,中方对各国元首专机的保障水平是一流的,他们完全可以也应该放心。 北京奥运的安保等级是空前的,奥运所经历的安全考验也是严峻的。从奥运火炬的海外传递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迹象表明,当我们张开双臂准备当好东道主的时候,有一股敌对势力也在聚集力量,于是安全和反恐任务被提到了最重要的位置。就在开幕式的前几个小时,国航驻东京办事处总经理就收到了一份邮件,大致内容是国航必须停止所有航班,否则将炸毁飞机并使其坠落在奥运现场。这一消息无疑使我们早已紧绷的神经又上足了发条,而当时在日本航线上运行和在地面待命起飞的还有19架飞机。事关重大,时间紧急。安全应急程序立即开始启动,运行方案和应对媒体的方案很快出台,一切都必须抢在北京禁航前处理完毕。白天所经历的与时间赛跑和与恐怖势力较量的场景好像还在我的眼前闪现,既紧张又惊心动魄。 5个小时的禁航时间很快过去了,时钟指向了9日的零时,此时机场的上空开始飘起了零星雨点,为闷热的天气注入了一丝凉意。白天的空中驱雷工作将这场雨水推迟了5个多小时,虽然奥运会开幕现场闷热难耐的场面不时出现在电视画面上,但躲过了雨水的骚扰也实属幸运。我站在专机坪上,任凭雨水打湿我的发梢,心中升起一股感动。中国人百年的奥运期盼,7年的奥运准备,近1年的紧张心情随着奥运开幕式的成功,伴着这零点钟声的敲响,我释放的不仅是从未有过的喜悦,还有多日所聚积的焦虑。 解除了禁航,机场又恢复了以往的景象,专机楼内到处是匆忙的脚步声和进进出出的随行人员,奥运会开幕式刚刚结束,那些急于赶回国内的元首们不顾旅途的疲劳和庆祝活动的辛苦又回到了这里。第一架离港的专机是日本首相福田的,随后起飞的是法国总统萨科奇的专机。 回到家里已经是深夜2时30分了,好几天没有回过家,原来家里的床是那么的舒服。 相关链接 (责任编辑:高沛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