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南航第六届空姐新人秀南京选区的海选拉开帷幕。8点不到,体育馆门口便排起了长龙,女空乘的报名者已经排到了1000号。此次共有4000人从全国各地来南京参加海选,这已是南航第六年采用“选秀”这种形式进行空乘招聘,也是应聘者进入南航成为空乘的唯一渠道。 现场海选、电视选拔、社会媒体全程跟踪;写着招聘上千人,结果可能只有200-400人;每年的选秀,战线拉得都特别长,起码要搞三个月……一个企业的招聘选人,能够连续多年搞成如此空前的排场,也许可以算是咱们的又一“特色”了。于是,越来越多的公众发出质疑:难道真把空姐当演员了,招些“服务员”至于这样么? 四处搭台、高调海选的民航企业,宣称这是“经营自身形象和企业品牌宣传的一个重要内容”。自身形象和企业品牌当然重要,但是否重要到非得大张旗鼓地苛刻“选秀”,无疑是一个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并且值得认真对待的问题。按照一种时髦说法,过度炒作的海选空姐,似乎也该“约谈”一下了。 “约谈”海选空姐的第一个理由,是如此兴师动众、持久运作的招人闹剧,除了争取人气关注,谁来把握珍惜公帑、节俭办事?民航企业不是需要追求“收视率”的电视媒体,对海选空姐的过度炒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极有可能异化为大把烧钱的铺张浪费。出于疑似“选美”的眼球效应,财大气粗地张扬操办,你说是为了“形象”,为了“品牌”,可在许多公众那里,对“满足虚荣”“权力自娱”的种种忧思,已然发酵和弥漫开来。 “约谈”海选空姐的另一个理由,便是其过度刺激公众神经,容易误导择业思维。并不否认,比起其他职业,空乘行业可能的确需要一些有别于一般人的特殊条件,但绝不应该有意无意地演变成集中“选美”的机械途径。 在神情亢奋、场面火爆的海选空姐进程中,笔者所谓“过度炒作的海选空姐也该‘约谈’了”的声音,也许根本不会引起丝毫的关注。然而,这并不妨碍我和有着同样思索的公民,表达自己的期待和希望。 (责任编辑:高沛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