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战争打到一塌糊涂的时候,将领的作用是什么?就是要在茫茫黑暗中用自己发出的微光,带领队伍前进,谁挺住了,胜利就属于谁。” 这句经典名言常常使我联想到机上应急撤离。如果把飞机出现紧急情况比作是战争的话(或许那种情境,并不亚于一场战争),我们机组成员便是这场战争的将领。如何在关键时刻体现我们的专业素养,犹如发出生命的微光,带领全体旅客走出茫茫黑暗呢?——在任何情况下,都把确保旅客和机组成员的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当发生的情况危及旅客和机组成员人身安全时,迅速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并立即实施机上应急行动措施。在紧急情况下,训练有素的客舱乘务员如何形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我所理解的“利其器”,是指在平时的正常飞行中熟悉客舱的应急设备,常温、常想、常习应急撤离程序,在危险来临时,能迅速形成正确的判断,以便在处置时更好地自我控制和发挥能力。对于紧急设备的位置、功能、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脱出口区域划分,出口的位置,在紧急情况下自身的岗位职责都心中有数。在正常的飞行中也保持紧张感,只要抱有认真的态度,便会产生紧张感,并经常要反思自己是否做好了岗位职责内的事情,完善工作方法,思考改进。 细化安全检查、管理细则 落实到每个细节 照相机之所以设计了千分之一和万分之一秒快门,原因就是万分之一之差,图像便截然不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伟大的事业不能忽略微小的细节。对于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设备检查,客舱巡视的操作,需要我们乘务员严谨些、再严谨些、细致些、再细致些。例如,曾有客舱乘务员在航前摆放餐食时,发现烤箱架上的油污太厚,致使烤餐时出现焦味,及时报告机长,被机长称赞:“你的信息非常及时,避免了安全隐患,烤箱里的油污曾引起过空中火灾!” 航前协作时,乘务组应该加强信息沟通,明确航线特点,并加以学习,岗位责任落实到位,防止航前协作仪式化,流于表面,发挥每个乘务员主人翁的意识。不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机组成员的协调配合,注重信息的沟通传递,提升突发情况下保持客舱稳定的能力,这样,即使在混乱情况下乘务组也可以控制局面,在突发危害情况下化险为夷。 提升团队合作精神 合理分派任务,正确作出决策 哈得逊河迫降的成功堪称典范,除去飞机性能、地面部署保障、飞行员高超的飘降技术,以及机上旅客密切配合等因素外,乘务组的团队协作也十分出色。当天乘务组成员的飞行平均资历超过20年,经验丰富。当飞机着水时,后舱乘务员及时发现机尾低于水平面,判断不适宜打开后舱进行紧急撤离,于是果断决策,快速应对,团结配合,听从机长和乘务长的指挥,及时疏导客人从其他出口撤离,并维持客舱秩序,保持机体的平衡。在紧急情况下,乘务员须能够应用自我知识及时准确地归纳客舱状况,适时地向机长、乘务长反馈情况,保障管理者对客舱的正确监控。 韧性 作为一名乘务员,需要具备挫折忍耐力,压力忍受力,自我控制和意志力等。有韧性就能在艰苦的、不利的条件下克服外部和自身的困难,坚持完成任务,同时在较大的压力下,坚持目标和自己的信念。紧急情况下如果乘务组表现出恐惧不已、惊慌失措,那么客舱状况便可想而知。 作为一名空勤人员,我们只有一个最朴素的愿望:每一班的飞行都能顺利起飞,平安着陆。但是如果、假设我们不幸碰到这样一天、这样一次,我们所执行的航班中出现紧急状况,机长将机舱的旅客托付给我们乘务组去安抚、去组织、去管理、去救护、去应急撤离时,我们乘务人员将能用专业技能和素养在混乱中、在恐惧中、在剧烈的颠簸中、在突然的失压中、在茫茫的黑暗中发出生命的微光:“我们全体机组成员都受过良好的训练,有信心有能力保证你们的安全,请听从乘务员的指挥……”——履行职业使命! (责任编辑:曲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