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本报北京7月6日电:航空公司想借暑运扭亏的愿望很可能要落空了。记者今天在国内最大的机票实时在线销售网站——游易航空旅行网上看到,7月初已经消失的6折以下机票再次出现在多条航线上,“目前有北京——上海线4折450元、北京——青岛线4折280元、北京——南京线3.5折350元,连一向很少有低折机票的北京——乌鲁木齐线都出现了4折960元的机票,这在往年是不可想像的。”游易航空旅行网的销售人员说。 如今国内的机票市场让人颇有些看不懂:一方面航空燃油价格屡次上调,航空公司成本剧增,经营困难,甚至想向国家有关部门提议征收燃油附加费;另一方面机票价格大战仍旧如火如荼,低价、超低价机票满天飞。 航油成本升 机票价格降 继3月16日上调航空燃油价格后,6月25日国家发改委再次把航空燃油出厂价格每吨提高了300元,两次上调使每吨航油价格比去年上涨了近800元。据统计,今年1-5月份民航全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3亿元,但航空公司累计亏损了3.4亿元。在6月28日召开的全国民航电视电话会议上,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将航空公司总体亏损归咎于航油价格的居高不下,据测算,1~5月航空公司因油价上涨增加成本35.4亿元。 目前国内航空公司的成本结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可控制成本,大约占20%,包括工资、福利以及一些零星的费用。另一部分是不可控制成本,占80%,包括航油、机场起降费、民航基建基金和机务维修等。对于航空公司来说,成本可控空间很小。而航油价格的上涨更是给“已经很小的空间”以强制压缩。正常情况下,航空燃油的费用支出占航空公司运营成本的25%左右,但今年两次涨价后,此项支出已占到航空公司运营成本的40%左右。航油成本的不断攀升,使得航空公司已经有点不堪重负。以上海航空公司为例,上海航空在2005年第一季度报告中称,报告期内公司亏损4937万元,公司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主营业务成本大幅上升,其中航空燃油单价与去年同期相比平均上升30%左右。 航空类证券分析师魏芳认为,2005年在油价、运力过度扩张、票价竞争等因素作用下,国内航空业已经难逃全年亏损困境。魏芳表示,由于2004年国内航空公司订购飞机超过146架,2005年上半年,逐步进入交付的飞机数量超过40架。与此同时,1-5月,全民航客座率和载运力分别为67%和58%,只比去年增长了0.5~1个百分点,没有明显增加,在成本上升的情况下,整个市场需求增长却不大。过多的运力投放市场,使得各航空公司飞机客座率无法有效提高,增加了财务费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单机的盈利水平。 “价格联盟”被市场打垮 “应该说,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过多飞机投入运营是造成航空公司竞相降价一个重要原因。”航空市场专家解释说。航空公司其实心里都十分清楚,如果不以低折扣机票来抢夺客源,那只有“等死”一条路;而如果低折扣机票政策运用得合理,必然会吸引来相当数量的铁路、公路客源,客座率的大幅提升完全有可能弥补低价的亏损,并不一定是“找死”。“航空公司的低价策略就是要吸引这些处于中间状态的旅客,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客源。”“但如果低价并没有吸引来足够的客源,航空公司间的价格战就会让大家都陷入困境。”航空专家认为,价格战一度让各家航空公司都大伤元气,于是就有了“价格联盟”的诞生。在第一次上调航油价格后的4月,“价格联盟”成员国航、南航和东航曾联合向国家发改委申请征收燃油附加费,但发改委认为国家在《民航国内运输价格改革方案》中已经赋予航空公司可将票价上浮25%的政策,航空公司并没有用足,完全可以在现有票价基础上自主提价,用不着征收燃油附加费。但脆弱的“价格联盟”根本经不起市场的打击,面对客座率的压力,航空公司相继降价,“价格联盟”早已名存实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