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12
民航资源网(www.CARNOC.com)继《2004年低价航空调查》后,在2006年11月17日到2006年12月12日展开了《2006年中国低价航空调查》,本次调查伦敦城市大学研究生Mr. Yafei Fan提议,并在伦敦城市大学博士生导师Dr. Tony Buxton指导下完成了问卷设计。Dr. Tony Buxton曾先后在欧洲经济回顾,英国经济演义等著名学术期刊中发表过大量文章.主要从事经济全球化,国际商业竞争等方面的研究.
调查共获得496份有效反馈。这个数字使得调查结果颇具参考价值。调查发现:
1.大部分参与者对于低价航空模式满意,说明了低价航空公司在中国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
2.未来几年,低价航空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年龄在15-34之间,中档收入的人士,消费目的倾向于旅游。
3.飞机的类型越来越受到旅客的关注。
4.低价航空公司想在网上展开售票,就必须要与银行建立完善,安全的网络销售体系,或者至少让旅客相信和能简单快速的使用自己的网上平台支付系统。
5.机票的报销问题将会影响部分旅客采用低价航空公司。
6.面对热点城市航线少,以及对二级机场的建设,政府职能部门,对低价航空公司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7.低价航空公司在确保旅客安全,票价低的前提下,个性化的服务将是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另一要素。
8.调查中,可以看出,发展低价航空要有大量资金做基础。企业规模小,飞机少,导致飞行的热点城市少,班次少,低价票少,很难做到好的宣传效应。民营企业搞低价航空需要长时间的资金积累和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而类似国航,东航,南航这样的大公司可以考虑一下发展低成本的航线。
具体调查结果及分析报告请参考:http://www.carnoc.com/ynq/wshdch/2006lpairline.doc。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