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辆救护车连夜齐集 顾阿荣昨夜又是一阵忙碌。上午10:00,在上海南汇区临港的AM098航班机组人员和乘客集中医学观察点的酒店现场,见到这位上海市急救中心副主任时,他的神情掩饰不住有点疲怠。 在香港5月1日确诊的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系墨西哥人,他因搭载墨西哥航空公司(Mexicana,简称“墨航”)AM098航班于4月30日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简称“浦东机场”)转机,使得AM098航班的13名机组人员和175名同机乘客成了与患者有过近距离接触的人。国家卫生部为确保同机人员健康和防止疫情扩散,紧急寻访机上人员,并要求在当地立即进行为期7天的医学观察。同时,中国政府宣布,暂停接收由墨西哥飞来中国大陆的航班。 经过中墨两国政府的磋商,我国政府已同意墨西哥政府安排包机接回墨西哥籍乘客和机组人员,以及在华其他墨籍人员。时间是:5月5日,墨航包机先后在上海、北京、广州停靠接人,再赴香港,今晚,返回墨西哥城。 顾阿荣他们是在昨天晚上刚接到这项紧急任务:今天上午,需要承担从浦东机场出发的墨航班机墨籍人员返回的转运任务。尽管,正在医学观察的所有人员,身体状况目前都无异样,但是,他们的转运任务还是严格按照相关防护措施进行,包括全体人员穿戴防护服,每辆车最多只能运送2人。连夜,27辆救护车集结,相关医疗设备到位,35名医护人员整装,今天一早,奔赴南汇医学观察点。 为了确保上海的转运工作万无一失,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昨天,连夜完善相关工作方案预案,实现全市卫生、外事、检验检疫、海关、口岸管理、民航机场等相关各方的无缝衔接。 感谢与理解,尽在彼此中 昨晚,同样不眠的还有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读研究生李碧云和她的几位同学。因为学的是西班牙语,她们志愿承担了与墨籍人员沟通解释的工作。 按照相关转运方案,除了必要的工作人员与这些还在医学观察期的AM098机上人员可以近距离接触外,其余人员都只能与他们在几十米外遥望。在把这批特殊的客人从酒店送上救护车,一直陪护他们上机的过程中,4位身着浅蓝通防护服的年轻女翻译们,一直与他们在积极交流。 陈旦娜主要沟通的是几位同龄人。原以为,年轻人可能对医学观察或是回国安排会不满,但出乎小陈的意料,她并没有听到什么报怨。反而,是理解和“谢谢”,“墨西哥朋友说,不习惯被‘隔离’,但医务人员和服务人员服务都很亲切,也尽量满足个人的很多要求,要我向他们转达‘谢谢’。” 而上海市卫生局和疾控中心的人们也在向这些被集中医学观察的人们说声“谢谢”。他们用西班牙文给每个人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慰问信:感谢他们对中国、对上海采取的防控应急措施的理解,对因此给他们在华期间旅游、生活带来的不便深感抱歉。为此,更细心地关心他们的健康与生活。医学观察期间的人不能随便串门,更不能走出酒店,有时,他们想吃西餐,想吃饼干,甚至想买一些个人用品,工作人员都能立即满足大部分需求。为了他们的健康,医疗机构还派了13名医生与他们住在一栋楼里,一日两次为他们作体温检测。 这样的记忆或许给双方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翻译汪会青以为,解释起派救护车这样“严重”的交通工具运送的理由时会比较吃力,没想到,一位小伙的一个玩笑反倒让她笑起来:又乘救护车?我一生中从来没有这样的经历。不过,也是一种很好的回忆呢。” 为这次转运,上海方面高度重视,一方面要求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一方面强调满腔热忱,服务周到。特别是,回国与否,完全尊重他们本人的意愿,并由墨西哥领事馆方面来确认。 在集中医学观察点,说着一口流利中文的墨西哥驻沪领事馆副总领事安雷,证实说,航班上的墨籍乘客中,还有6位不愿搭机回国,而愿留下来接受完医学观察,然后继续在中国求学。安雷特别表示:“感谢上海市政府对墨西哥乘客及机组人员的服务,我们对此次转运安排很满意。”(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