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主页 > 航空航线新闻 > 正文

乘飞机拒关手机

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阅读: 次 我要投稿

“我在美国坐飞机都不用关机。”
资料图片:毕福剑

  早报讯(记者肖姗姗吴晓铃)坐过飞机的朋友一定记得飞机上的一个规定:那就是务必要关上手机。不过,央视主持人毕福剑与其摄制组两天前从北京飞往西昌,其中一个女性成员却拒绝关闭手机,并辱骂机组人员,最终在经停成都双流机场时被警方带走。昨(16)日,记者就此事致电毕福剑,他的手机一直无人接听,而此前曾联系到毕福剑的媒体则透露,他认为此事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他的工作人员是在听MP4,不知道要关机。

  据率先报道此事的媒体透露,毕福剑和他的摄制组前日从北京乘川航航班赶赴西昌,起飞前,一名女士拒绝关闭手机,“我在美国坐飞机都不用关机。”空乘人员与机长劝说无效,并遭到该女士与其同行人员的辱骂。飞机离港后,争吵仍旧持续了1个多小时。经停双流机场时,机长给每名乘客发纸笔,称已报警,请乘客写下经过以作证据。警察随后来到机舱请辱骂机组人员的两名女士下机,遭到坐在头等舱的毕福剑阻拦。乘客们这才知道她们是毕的摄制组工作人员。经过两小时的交涉,最终警察将二人带走。

  摄制组成员违反乘机规则,毕福剑还出面“护短”,这个情形让同机乘客看得很吃惊。一下飞机,便有乘客忍不住向媒体报料,“揭露”毕福剑。而北京一家媒体第一时间找到他了解情况时,他还表示:“不要听他们瞎扯,什么事也没有,她们是在听MP4,不知道要关机。”但是后来,毕福剑似乎明显感觉到了这次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再做任何回应。昨天下午,虽然全国媒体纷纷拨打他的手机,但似乎个个无功而返。早报记者昨日数度拨打,一直无人接听。此后,央视一位姓金的小姐表示:“这件事情,我们会去做调查,如果属实,我们会按照规定去处理。” 

飞机上为何不能使用手机
飞机上为何不能使用手机

  飞机上为何不能使用手机

  乘坐过飞机的旅客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上了飞机之后,空乘人员会提醒你关闭所携带的手机。即使没有空乘的提醒大家一般也知道飞机上禁止打手机这一规定,但具体是什么原因相信很多人都说不清楚让我们先来看两起坠机悲剧。

  1991年5月26日,奥地利lauda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67-300型飞机,从泰国曼谷机场起飞后不久,机上的一台计算机启动了应在地面着陆后才打开的反向推进器,导致飞机失去平衡,无法及时修正,失速解体坠毁,机上233人全部遇难。事故调查结果表明,飞机是在受到严重的电子干扰后产生错误信号所致。1998年2月16日,台湾中华航空公司的一架空客300飞机,从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飞往台北桃园机场,由于台北桃园机场当时有大雾,能见度很差,飞机在按仪表程序进行着陆的过程中,受到严重电子干扰,导致仪表指示产生错误,造成飞机进近高度与实际高度相差300米而坠毁,机上182名乘客和15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前面所述的两起事故发生在飞机起飞和降落阶段,飞机上的设备都受到了电子干扰,以至惨剧的发生。民航飞机起飞阶段(约3分钟)和着陆阶段(约8分钟)是最容易发生重大事故阶段,这是民航界公认的“危险的11分钟”。飞机起飞时刚离开地面高度低,这时飞机的机动性能差,超越障碍物的能力低、此时航向、高度稍有误差,很容易造成飞机偏出起飞安全保护区,发生与地面高大障碍物相撞的飞行事故。而在飞机下滑着陆阶段,这时是飞行员操纵飞机最为紧张繁忙、精力高度集中的阶段,飞机上的仪表设备要同时接收地面航向台、下滑台、信标台等引导信号。飞行员要始终与指挥塔台保持无线电联络,听从塔台的指挥,在能见度低的情况下,需要启用仪表着陆系统进行降落,也就是利用跑道上的盲降台向飞机发射电磁信号以确定跑道位置。在下滑进场阶段飞机的安全完全由机上仪表的指示准确程度所决定。在航向、高度稍有偏差,就可能飞出进近安全保护区,与地面障碍物相撞或着陆失败,造成空难事故。因此在起飞和降落阶段要保证飞机与地面塔台通讯的绝对畅通,不能有其他的任何电子干扰。然而在这两个阶段却又是飞机最容易受到电子干扰的阶段。比如乘客携带的手机,这就是一个潜在的干扰源。一般乘客在飞行大部分时间都能严格遵守禁止使用手机的规定,但是在这“危险的11分钟”中却常常使用手机通话,因为要与朋友、亲人告别,或者要告诉迎接的亲人、朋友或业务单位,飞机什么时间到达,怎么样碰面接头,需要在机场办理什么事情等,这样就增加了飞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心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今日热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