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04 12:35 来源:南航 作者:通讯员 赵新强、王旭 阅读: 次 我要投稿
图:杨培堂机长最后一班。
杨培堂,今年63岁,河南省郾城区商桥镇小杨村人,他执飞过初教六、运五、双水獭、图154、波音757等多种机型,2005年被民航局授予“功勋飞行员”奖章。他在43年里安全飞行30900小时,创造了南航新疆分公司有史以来个人安全飞行服役年龄最高纪录。他是漯河人的骄傲。 在军营磨砺钢铁意志 在航校圆飞行梦想 杨培堂,自小以助人为乐而闻名乡里,练就了一副好身板。1968年春,他告别父母兄弟,来到部队当兵,接受更严格的训练。 回忆当兵生活时,杨培堂说:“那时候部队训练紧张,摸爬滚打,每次上炮位都是要忙活大半天,连上厕所都不敢打报告,有时腿脚麻木到失去感觉……”在那个年代,他一心想跳出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面对苦和累,他挺住了脊梁,当兵当自强,不断磨砺钢铁般意志。 1969年秋,他离开军营,怀揣一飞冲天梦想,被录取到广汉十四航校学习飞行驾驶专业。 临毕业那天,几十名待分配的同学静悄悄地坐在讲台下,凡被宣布到上海、北京、广州大城市的学员,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并互相祝贺;当教官喊到“杨培堂、张长友等10名同学分配到兰州管理局新疆区局第飞行九大队”。刹那间,他哭了,连续几天闷闷不乐。 后来他以“革命战士一块转,哪里需要哪里搬”自勉,毅然奔赴新疆工作。 像白杨树一样扎根新疆 汲取成长的力量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新疆民航艰苦创业期,正是这艰苦环境成长了一大批优秀飞行员。 当问起他对新疆有何感受时,杨培堂说:“是新疆塑造了我。”有两件弥足珍贵的小事一直埋藏在他心底,激励他安全飞行。1969年秋,有一次是刮大风,当时的运五、里二飞机,虽有地锚,但抗风性能差,随时有被大风吹翻的危险,为了抢救新疆民航的命根子,民航局上下从机关到基层,从员工到家属,一个声音,大家都汇聚在飞机的前前后后,任凭风沙吹打,但没有一个人退却。 还有一次冬天,雪下得特别大,由于土质跑道上积雪过深,飞机无法起飞。下雪就是命令!全局上下团结如一人,清除跑道上的积雪。当时最好的推雪工具就是几个人用绳子在前面拉,两个人在后面扶的大推雪板,雪没了膝盖、灌进鞋内,冻木了脚,但没有一个人退缩……从此,杨培堂像白杨树一样,扎根新疆,汲取着成长的力量。 不断学习进步 获授“功勋飞行员”奖章 1977年杨培堂当上机长。当年运五机型主要是执行救灾、护林、播种、脱叶、灭蝗等超低空飞行任务。他一上飞机就是30-40个起落,从清晨飞到日落,一年四季浑身浸透了农药味,航后吃玉米面发糕、喝涝坝水。他说:“运五飞了13年。那时候的飞行是艰辛的,但飞得充实。”之后,他开始驾驶双水獭机型。7年的飞行让他飞遍了天山南北,飞了多少次他已记不清了。但有一次本场训练,至今让他难忘。当时飞机起飞后不久,他发现上仰很快,立即向前顶杆,感觉杆力很重,向前打调整片,发现杆力更重。他判断可能是升降舵调整片装反了,于是试探性地向后打调整片,逐渐感到顶杆变轻,最终平衡好杆力,建立起正常航线,飞机安全落地。事后经机务人员检查,确认就是升降舵调整片装反了。当年他的机组荣获公司嘉奖。 1985年由于公司引进图154机型,1991年初他和同事们前往苏联改装学习,回国后很快成为机长教员,并手把手地带飞了一茬又一茬飞行员。1998年,面对苏制机型改两人制的欧美式机型的差异,48岁的杨培堂深感自身文化底子薄。一是俄语与英语知识“倒挂”;二是改装时年龄“到杠”。于是他暗下决心,凭着“活到老、学到老、飞到老”倔强劲,跨越了由苏式图154机型向波音757-200机型的转型,很快成为一名成熟机长。 2005年杨培堂被民航局授予“功勋飞行员”奖章。 心系蓝天 退休后被返聘 2010年11月25日是杨培堂机长退休的日子。他身虽在公司离退部编制,可心里难以割这一份蓝天不了情。2011年至2013年他顺利通过了民航局年度严格体检,拿到南航《返聘书》,重返蓝天持续安全飞行1778小时(民航局规定返聘人员年度飞行不超过600小时)。 当问起杨培堂飞行感悟时,他坚定地说,“干这行,一靠守规矩,二靠有本事,三靠好心态,四靠勤质疑”。当问起他为什么还要坚持飞?杨培堂说:“第一是我身体好。第二是我爱飞行。第三是飞就要飞出个名堂来!”2013年11月16日,公司飞行部为杨培堂第二次举行退役欢送晚会上,飞行部负责人评价说:“老杨(杨培堂)43年安全飞行30900多小时,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披星戴月,漂泊他乡异地,不知疲倦地坚守航线在座飞行……老杨这一飞,既弥补了南航跨越式发展期飞行员紧缺的急需,又展示了老一辈飞行员心系蓝天、德艺双馨的高风亮节。” 难舍乡情 近期打算返漯 杨培堂家有弟弟妹妹4人,两个弟弟和87岁的父亲杨绍勋,现在还生活在小杨村。 大弟弟杨书堂谈起哥哥时,说他吃苦耐劳、做事认真,做人太低调了。 “虽然我在航天飞行上取得了一点儿成绩,但谈起家乡我有愧啊!”2月15日,笔者同远在乌鲁木齐的杨培堂取得联系。尽管离乡40多载,但他乡音依旧未改。他很有感触地说:“长大后离开家乡,这么些年忙于工作,没有对家乡的建设出过力……我有20年没回过家乡了,但在天上飞行时看到漯河的变化日新月异,我很欣喜!”杨培堂告诉笔者,他之所以在工作上能取得一些成绩,和新疆人的老伴曾菊芬支持密不可分。对于家人和家乡他亏欠太多了。现在二次退休后,他有了充足的时间,将在近期回家乡漯河看看。 (责任编辑:朱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