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主页 > 飞行员法律服务中心 > 飞行员新闻 > 正文

飞行员陈焕银:提着火药筒在“刀尖上跳舞"

 

 

 

2014-01-08 15:57 来源:中国网 作者:记者 刘一伟,特约记 阅读: 次 我要投稿

陈焕银 李武朝摄。

  他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飞行员, 29年的飞行生涯,先后荣获空军飞行人员金、银质奖章,两次荣立二等功。

  他勇于挑战飞行试验极限,先后创造了飞行高度最高、速度最快、载荷最大、坡度最陡和越肩发射空空导弹等5项飞行试验纪录。

  他成功处置双发空中停车、导弹空中早炸、点火不离梁、炸弹投不下和带弹着陆等特情险情68起。

  他至今保持着全军同年龄段飞行员中飞行时间最长、投放发射实弹最多的纪录。

  他就是空军某基地某区飞行试验团副团长陈焕银,用生命逐梦九天、磨砺长剑。

  面对风险挑战,他坚守科学选择使命担当

  大科学家伽利略说过: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敢。

  新武器空中试验,是发现和解决其设计、生产、制造中的问题,使新研武器各项指标更科学、更先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新武器能否合格定型、投入生产、装备部队起着决定性作用,是新武器研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突破临界点的时机和后果无法预知。这给执行任务的飞行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有着20多年靶场组试经验的该区司令员何月生说,每次试验都是全新的探索,只要带弹升空,随时都有掉脑袋的可能,虽然工作人员在地面将种种可能发生危险的因素都预想排除了,可它毕竟是试验弹,即便是批检的弹也有意外。因此也有人说:“新武器空中试验,就如同提着不知底的火药筒在刀尖上跳舞”。

  而陈焕银却一次次凭着忘我的境界、忘死的精神,驾驶战机在试验 “禁区”带回珍贵的参数,为新武器研制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几年前,国家新研制的某型空空导弹科研阶段靶试,要挑选技术过硬的飞行员执行此任务,陈焕银主动请缨。他在万米高空扣动扳机,弹未离梁,冒着通电导弹随时可能自行飞出,甚至凌空爆炸的风险应急发射,却以失败告终。为保住数据,保住地面人员的心血和汗水,陈焕银再次冒着导弹因受震随时离梁爆炸的风险,带弹安全着陆。

  时隔不久,陈焕银执行某型航空滑翔制导炸弹投放试验。谁知接通投放电门后,几次想方设法,弹却始终投不下。危急时刻,地面告之:“弹翼意外张开,极有可能导致起落架放不下!”陈焕银处乱不惊,沉稳操作,经过几番努力,终于将起落架放下。但因着陆瞬间炸弹极易掉下引爆,陈焕银丝毫不敢放松,最终创造了带着弹翼张开的实弹着陆的奇迹。

  去年,陈焕银参加某“红蓝”对抗演练。带弹起飞、穿云上升、出云改平、发现“敌机”,正准备开加力冲上去的那一刻,左发动机突然停车,机身严重侧滑,高度飞速下降。此时如果处置不当,一旦失速、螺旋,连跳伞都没机会。他果断打开左发断油电门,转“小载”,蹬右舵……20多秒内准确做出20多个动作,30分钟后驾机单发带弹着陆,又一次化险为夷。

  就这样,陈焕银曾68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每一次都是那么惊心动魄,每一次都是那么令人震撼,每一次都是那么感人肺腑。

  由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历时7年研制的某新型导弹,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红外近距格斗空空导弹,定型前的空中试验,90%以上由陈焕银完成。为尽早完成定型,装备部队形成战斗力,陈焕银连续10余次挑战极限,在临界条件验证导弹性能,一年连创5项飞行试验的纪录,使其定型时间提前2年。该型号总师梁晓庚竖着大拇指说:“陈副团长有很强的科学精神,心理素质非常好,飞行技术水平很高,这型弹技术很高、很新,有些设计超越国际水平,对空中试验要求非常高,可他在各种条件下试射30多次,没有一次是自身原因导致无效飞行。”

  该研究院项目部副部长李亚轲这样评价陈焕银:“他胆大心细,每次打弹都要把疑点和细节记下来,并第一时间与我们坦诚沟通、分析原因,解决了不少地面无法预想验证的问题,有时他的一句话,足以使导弹研制周期缩短数月,甚至半年!”

    面对组织挑选,他放弃繁华都市选择大漠戈壁

  选择的深厚根基是信仰,选择的力量和勇气也来自于信仰。

  陈焕银说:“人这一辈子,为了信仰,为了梦想,总是会坚持些什么,放弃些什么!”

  2005年,随着军事斗争准备进程的加快,军队急需试验定型一批新武器装备,作为国家靶场,担负着新武器科研试验鉴定的空军某基地某区飞行试验团列装了某型飞机,为此,空军选调符合条件的优秀飞行员前往该团执行新武器试验任务。经过全面选拔,全空军够条件的不到10人,陈焕银是其中之一。

  得知消息那天,恰逢陈焕银39岁生日,他说:“这份特殊礼物比什么都贵重,有机会为试验鉴定国家尖端新武器出点力,太好了!”可是,因为他的飞行技艺超群,师领导迟迟下不了放他走的决心。也有同事劝他:“你是师里年轻的技术骨干,领导也很看重你,而且家属在这里也有稳定的工作,儿子又在市里读最好的中学,远赴戈壁,一切都要重新开始。”

  “说心里话,那时我心里也挺犹豫的。”陈焕银说,自己何尝不知道这些,然而经过深思熟虑后,他主动向师领导汇报思想:“虽然要到环境恶劣的戈壁大漠,新武器装备试验飞行风险大,但我是一名空军飞行员,当组织需要我的时候,我必须义无反顾。”

  就这样,他告别家人,告别熟悉的老部队,踏上了通往西部大漠的征程,开始了飞行生涯的另一种挑战和历练。

  但这仅仅是个开始。走出这一步,并不意味着就能留在戈壁。因为种种原因,当初同时被挑选过来的飞行员,80%以上都没有留下。看着一起来的战友一个个离开,陈焕银感到了彷徨。

  飞行之余,他前往该区历史陈列馆和飞行试验团荣誉室参观。当他认真阅读着一段段辉煌历史和一个个英雄故事,看到李传森、杜庆海、齐宝成、崇恩才、何必合、丁建思……这一个个名字背后令人惊叹的故事时,陈焕银被深深震撼了。

  至今,在他旧得发黄的日记本里仍保留着这样一句话:“留下!再危险的事,总得有人干,我是党员,我不上谁上啊!”

  陈焕银再无他想,只是更加刻苦地学理论、练技术。半年体验期满,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留下。这一留,就是8年。

  面对大家小家,他矢志蓝天选择军旅荣光

  选择是人生最为经常的课题,选择也最见品格、最见境界。

  陈焕银说:“人总是会在得到的同时失去些什么!一个人如果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再小的矛盾困难也是大事,如果始终以‘大家’为中心,再大的矛盾困难都会变成小事。”

  言如其人。陈焕银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为了试验定型更多的导弹炸弹,为了不延误新武器生成战斗力的周期,从融入戈壁蓝天的那一天起,他便将家中的事全权托给了妻子。两地分居一年半,除了家属来队,他没有回过一次家;孩子升学考试,他只是电话加油鼓励;从东北往西北搬家,妻子孤身一人拎着大包小包辗转于火车站、飞机场,一路艰辛,他也没有去接……这一切,在他人似乎不合情理的事,都在陈焕银身上发生了。原因只有一条,自己的一切都无条件服从飞行试验。用他的爱人许晓华的话说,老陈是个细心负责的人,对家里的事很上心,可他把飞行事业看得更重,从不把家里的困难带到单位去,家里的事与飞行的事,向来是井水不犯河水。

  2010年,陈焕银读高二的儿子成绩下降厉害,眼看面临高考,妻子一时间急得不知所措,原本瘦弱的身体一下子减轻了10多斤。而陈焕银正在执行一项重大飞行试验任务,时间紧迫,更是耽搁不起。经过再三权衡,他还是选择了工作。

  好不容易等到一个周末,因天气变坏次日不飞行,他便第一时间回到家,安抚妻子,给儿子加油、做思想工作。后来,经过全家人的共同努力,儿子终于圆了大学梦。

  其实陈银焕很爱家,只是他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他的爱。

  很少休假的他,一旦回到家,便将所有家务全揽在自己肩上,从买菜做饭、带教孩子,到洗衣购物、打扫卫生,恨不得把每天24小时安排得满满当当,把一个人掰成两个用,把一天分成两天过。那种细心认真程度丝毫不亚于对待飞行。

  该区政委马晓明这样评价:“他的思想和技术都很过硬,他有忠诚的品格、全面的素质、科学的精神、忘我的勇敢,他把组织的需要和心中的梦想看得很重,为了梦想,他以苦为甜,为了梦想,他总是充满激情和干劲,为了梦想,他把个人困难置之脑后,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责任编辑:朱亮)
------分隔线----------------------------

 


航空资讯快报


观察:美国为何对无人机民用化犹豫不决? 观察:美国为何对无人
在反恐战争中得以发展的无人机,如今正加速进入民用领域。由此带...[详细]

 


韩亚空难中第一个冒死冲进机舱救人保安获赞 韩亚空难中第一个冒死
图:获奖的华裔机场保安人员蔡重震(左)与太太曹铭及7岁女儿。...[详细]

 


波兰两架小型飞机空中相撞 造成2死2伤 波兰两架小型飞机空中
图:图为坠毁在地面草地上的一架飞机。 据波通社报道,位于波兰...[详细]

 


神秘飞机惊现卧龙岗两周 澳洲警方突击检查 神秘飞机惊现卧龙岗两
图:神秘飞机已经停在卧龙岗南部的一个机场2个星期(图片来源:A...[详细]

 


德国一架航班因飞鸟撞击引擎被迫返航降落 德国一架航班因飞鸟撞
图:德国Condor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57客机在从斯图加特国际机场...[详细]

 


波兰一架Piper Navajo飞机坠毁 11人死亡 波兰一架Piper Navajo
图:警方正在对事故现场进行勘察。来源:Waldemar Deska/EPA 英...[详细]

 


 

鏃犳硶鍦ㄨ繖涓綅缃壘鍒帮細 ajaxfeedback.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