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15 14:50 来源:中国网 作者:记者 程婕 阅读: 次 我要投稿
王岽森7岁的时候,当空军飞行员的父亲站在机场的塔台上问他,长大之后想干什么?王岽森说想开飞机。后来,父亲带着他坐飞机从成都到乐山,由于当时的飞机气密性不好,再加上一路颠簸,机上的很多人都吐了,年幼的王岽森却没有感到任何不适。父亲笑着对他说:“你还可以啊!” 1998年,王德杰从四川部队转业来到山东航空公司,成为了一名民航飞行员。十几年后,儿子王岽森成为了他的同事,并且是山航自成立以来第一个家属飞行员。 事实上,王德杰在王岽森的成长过程中,并没有过多地干涉过他的职业和生活。“但小时候问他崇拜谁,他总是说崇拜爸爸。”童年生活深深地影响着王岽森对未来的选择。 2008年,山航招飞,还在上大学的王岽森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参加了体检,结果顺利通过。后来他在美国接受了10个月的飞行训练,并且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我第一次上机飞行时,美国的教员就问我是不是当过飞行员”。事实上,在出国之前,王德杰在家里从航空理论到飞行技术,已经为他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但到了美国,王岽森仍然一点都不敢放松。“总是担心自己飞不出来,国外也不会有人帮你,那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环境,飞不好就会被淘汰。” “儿子在美国期间,我飞夜航比较多。由于时差的原因,我一到家打开电脑,一般他也在线,在训练中有什么问题他就会借这个机会问我。今天飞到什么程度,遇到什么问题,我都很清楚”。王德杰说,关于飞行的问题,父子俩在那段时间里讨论的是最多的。因此,在美国的训练过程非常顺利。 结束了美国的训练,王岽森回到山航改装波音737。“机型差别很大,很兴奋,但是压力也很大。”王岽森坦言,我很珍视这份工作,也知道责任重大,如果明天要飞行,今天我一定很早就睡了。 “他刚开始上飞机时,每天飞哪个航线,我们都要一起研究。我会告诉他这个航线有什么特点,该怎么准备,怎么飞。后来我就不那么事无巨细地帮助他了。每次等他飞回来,我就会问问他的飞行情况。他的回答,让我觉得他的基本思路还是对的”。为了帮助儿子提高理论素养,王德杰还鼓励他多写专业文章,“这也是一种自我学习”。 长期以来,王岽森的飞行安全业绩不错。但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特情”。让他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有一次遇到雷击。“我和机长都是第一次遇到。当时驾驶舱里我们很紧张,还好雷击没有对飞机造成损伤,最后安全降落了。”王岽森说,当时很后怕,落地后很快给父亲打电话询问。后来,每次遇到任何一点偏离正常状态的情况,他都会请教父亲。王德杰在结合自己多年的飞行经验帮儿子分析问题之后,总会强调,遇到任何情况都要严格按照飞行手册进行操作。 “我飞波音737飞机之后,认为要忘记过去飞小飞机的一切,后来发现,随着时间的积累,我又把小飞机的东西捡回来了。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飞行操纵都是一样的”。按正常情况来说,王岽森再飞几百小时就可以放机长了,“但是我不想操之过急,尽管飞行技术层面已经比较扎实了,但飞行经验和做决策方面的能力还偏弱,还是一步步走吧。” 这一点,他和父亲的想法非常一致。王德杰也慢慢觉得,过去总是被自己“训”的儿子,如今一点点成熟起来了。 (责任编辑:朱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