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主页 > 飞行员法律服务中心 > 飞行员新闻 > 正文

美军飞行员谍海浮沉记

 

 

 

2012-12-19 11:32 来源:北青网 作者:佚名 阅读: 次 我要投稿

       今年,美军为去世35年的空军飞行员鲍尔斯追授“银星”勋章。这位号称“冷战詹姆斯·邦德”的“空中间谍”曾于1960年驾驶U—2飞机入侵苏联而被击落。1962年,鲍尔斯在柏林格利尼克大桥上,与被美国中情局抓获的苏联著名特工阿贝尔进行交换,重新回到了美国。这是美国与苏联历史上的第一次间谍交换。

  U—2飞机间谍事件实际上成为两国间乃至世界上一系列后续重大冲突的源头、雏形或预演。事实告诉我们,冷战只能逆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而动,成为世界稳定与安宁的破坏力量。历史启示我们,只有起着关键作用的大国切实担负起对国际社会应有的责任,选择正确的国家战略和外交方针,才会有利于和平与发展。

  ◆被俘

  驾U—2飞机入侵苏联 被导弹击落

  1960年5月1日,苏联莫斯科红场上声势浩大的阅兵式结束后,群众游行开始。苏联防空部队总司令比留佐夫元帅登上主席台,俯身悄悄告诉赫鲁晓夫:“飞机打下来了,正在审讯美军飞行员。”扩音器里随即传来赫鲁晓夫的赞赏:“真是好样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阵营分别组建了“北约”和“华约”军事组织。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广泛的电子侦察,搜集各方面的情报。

  1959年,赫鲁晓夫首次访问美国。根据访问期间双方达成的协议,计划于1960年5月在巴黎举行苏美英法四大国政府首脑会议。还约定,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将应邀访问苏联。可是,所有这些美好安排都因美国U-2飞机入侵苏联而化为泡影。

  1960年5月1日,世界牢牢记住了一个美国人的名字“弗朗西斯·加里·鲍尔斯”。不过,俄罗斯媒体日前作了“纠正”,长期以来误称的“加里”应为“盖里”。

  1960年的国际劳动节,莫斯科一片节日气氛。红场上声势浩大的阅兵式结束后,群众游行开始。苏联防空部队总司令比留佐夫元帅登上主席台,俯身告诉赫鲁晓夫:“飞机打下来了,正在审讯美军飞行员。”扩音器随即传来赫鲁晓夫的欢呼声:“真是好样的!”消息传开后,观礼台上顿时响起惊叹声和欢笑声。而“空中格斗”首战告捷的“75型”导弹的创造者彼德·格鲁申和亚·安·拉斯普列津更是喜不自禁,他们应接不暇地接受着大家的祝贺。

  这个俘虏正是鲍尔斯。这位美国飞行员驾驶U—2飞机,从巴基斯坦白沙瓦附近机场起飞,在土耳其加油后飞往苏联。此次选择的是1957年5月试飞过的线路,进入苏境的侦察计划本是沿着乌拉尔山脊飞行,最后在挪威博多降落。令鲍尔斯和此次间谍行动策划者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天使”尚未进入苏境,便被苏联雷达发现并紧密跟踪。他们更没有想到的是,苏军的歼击机和新型防空雷达早已严阵以待,誓言让间谍飞机有来无回。整个“围猎”大战由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于早晨6时左右向赫鲁晓夫报告后,防空部队总司令比留佐夫一直在苏联国防部大院的国家防空指挥部亲自指挥。

  当U—2飞机从秋拉塔姆(今哈萨克斯坦城市)飞抵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今叶卡捷琳堡)上空时,由于战力的局限,苏军3架歼击机都未能得手,于是发射了新型防空导弹,第一枚“75型”导弹便准确击中了间谍飞机。鲍尔斯被弹出机舱,乘降落伞着陆在新翻耕过的农田里。他先后被送往集体农庄管委会、附近的部队营地、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克格勃机关,最后被押送到莫斯科。

  鲍尔斯的幸存是个奇迹!研制防空导弹的苏联专家对此都惊叹不已。

  ◆审讯

  受到死亡威胁 但没有酷刑

  从1956年7月到1960年4月U-2飞机在苏联上空进行过23次超长距离的飞行。美国人对于苏联领土开展了极为广泛的航拍。苏联人急切地想了解到:高空侦察机的性能,弱点与优点,舱内能否携带原子弹,谁是飞行员,航线如何,谁是定制人等等。掌握这些情报的只有鲍尔斯。

  苏联人急切地想了解美国高空侦察机的一切详细情况,而掌握这些情报的只有鲍尔斯,但他闭口不谈。后来,侦察员们拟制了鲍尔斯的心理特征描述:这是一个聪明人,爱好分析,具有健康思维能力;他不大喜欢,有时甚至是憎恶自己的长官;在他看来,他们自认为比所有人都聪明,整天想的是如何统治世界;他技术高超,在美国空军中排名是第五位还是第七位;他虚荣心重,思想上反苏,反复证明自己是爱国者;他多次驾驶虽是最新型号,但非常脆弱的高空侦察机在他国领土上冒险飞行;他不愿美国和苏联之间爆发战争;他是个优秀飞行员,但侵犯了他国并最终落个被击落的下场。

  苏联退役上校安·谢·库兹涅佐夫虽已77岁高龄,但精神状态与记忆力极佳。他曾经是一名从事反情报工作的上尉,当时曾作为经验丰富的老同志的助手,参与了审理鲍尔斯。他坚定地认为,在赫鲁晓夫的解冻时期,他们对任何人都未施刑。他明确地表示:“即使在过去的卢比扬卡也未使用过什么刑具。我们不是中世纪天主教的宗教裁判所,也不是德国的盖世太保。”谈及对鲍尔斯的审讯,这位退役上校的说法是,为他安排的睡眠时间每天不少于8小时。至于关在单间,是为了防止遭受其他囚犯的嫉妒。根据赫鲁晓夫的指示,为鲍尔斯所住牢房配置的是软座家具,并有地毯。饭菜由“阿拉格维”饭店供应。穿的是芬兰服装,系由当时著名的“古姆”百货商店分部送货。

  但鲍尔斯也供出了部分内容。据鲍尔斯交代,完成中情局下达的侦察任务后,每月可获得2500美元报酬,这在当时可谓不菲的数目。鲍尔斯在空军服役时的月薪才只有700美元。

  当时,鲍尔斯确实供出了间谍飞机和机载设备的全部技术性能,这帮助苏联在极短时间内改进了自己的防空系统,进而提高了本国武器装备的战斗力。在冷战期间,苏联防空部队击落40架来犯的美国间谍飞机,约有200名美国军人丧生。

  季娜伊达·加夫里洛夫娜娅曾是著名的扎斯洛诺夫旅女游击队员中的报务员,后是苏联特工中的老战士。上世纪60年代她在克格勃大秘书处工作。她精通速记术,经常参与克格勃侦察处侦察员审讯间谍时的速记。她担负过鲍尔斯受审过程速记任务。2012年8月她向《俄罗斯报》记者打开了陈封多年的记忆。

  据她介绍,起初的审讯十分艰难。除去学习飞行技术之外,鲍尔斯还进行过专门培训,并做好了对付严厉审讯的准备,他甚至等待着对他施以酷刑。但是,酷刑并没有出现。

  鲍尔斯曾告诉自己的儿子:一些侦察员是搞过恫吓假戏。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死亡威胁;不是刑讯,而是用刑威胁。季娜伊达向记者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年轻侦察员演过假戏之后的开怀大笑,这对他们而言就是一种放松方式而已。

  ◆回国

  间谍交换返美 蹊跷空难离世

  赫鲁晓夫抓获了美军飞行员后,掌握了后续“游戏”的主动权。他先是对事件发生地点和飞行员生死秘而不宣,任凭美方编造谎言,又在合适时机后发制人,痛加揭露,试图以此洗雪多年来的屈辱。轰动一时的U—2飞机事件及鲍尔斯的信息不胫而走,迅即传遍全球。

  ■苏美首次举行间谍交换

  鲍尔斯于1929年8月17日生于美国的肯塔基州,1950年成为空军航空学校的学生,1956年进入中情局飞行队工作,同年开始驾U—2飞机在苏联上空开展侦察飞行。1960年5月1日在苏境被击落并由苏联判刑10年,后因战俘间谍交换,实际入狱21个月。

  交换对象为号称“千面人”的苏联间谍鲁道夫·阿贝尔,他从1948年开始收集美国有关核武器在内的重大情报,被判30年监禁。虽经克格勃积极营救,但进展迟缓。鲍尔斯案件宣判后,中情局迫于美国舆论压力,最终决定拿苏联“王牌特工”与美军飞行员“交换”。1962年2月10日,由东德律师沃·福格尔做中间人,在连接东西柏林的格利尼克大桥上完成了美国与苏联历史上的第一次间谍交换。

  ■直升机意外遭遇空难

  回到美国的鲍尔斯受到了中情局的仔细核查。他还到各种俱乐部、组织和学校讲述他被击落的经过。当然,他没有触及与U—2飞机相关的秘密和美国国家安全一类的话题。

  1972年鲍尔斯担任美国洛杉矶广播电视新闻局的直升机驾驶员。1977年8月1日在圣巴巴拉近郊拍摄灭火场景后,在返回途中鲍尔斯驾驶的直升机发生空难。据说是由于“疏忽”,直升机油箱里注入的汽油只有一半。与他一起失事的还有当地频道的电视摄影师。鲍尔斯后来葬于华盛顿郊外的墓地。

  ■今年获颁“银星”勋章

  长期以来,鲍尔斯的儿子小鲍尔斯始终在努力探求与父亲有关的真相,进而为获得“应有的荣誉”而奔波。据他介绍,1998年美国的解密文件确认,鲍尔斯驾驶U-2飞机的那次飞行是中情局与美国空军的联合行动,这给了一个正式认定鲍尔斯为战俘的可能,后来空军颁发了奖章。

  大约10年后,他得知两名在苏联境内被击落,后在苏联入狱的美国飞行员获得了高级奖章。据此,小鲍尔斯在2011年1月写信给五角大楼,希望上述先例也能适用于他的父亲。10个月后,美国国防部确认鲍尔斯死后获得“银星”勋章的权利。

  小鲍尔斯回忆,父亲曾经给他讲过,约有3个月的时间被囚禁在单间牢房里。有过严厉的审讯,但未施酷刑。克格勃的侦察员试图使他精神垮掉,进而招供,但父亲仍未供出重要情报,也未给他所知道的其他计划和他所认识的人造成威胁,也没有与美国脱离关系。

  2012年6月15日美国国防部在五角大楼的英雄厅举行了隆重的“授奖仪式”:美国空军参谋长施瓦茨将军向鲍尔斯的孙辈颁发了已有80年历史的“银星”勋章。施瓦茨强调:“尽管被打入监狱地牢,受尽种种侮辱和折磨,但这位真正的美国人没有供出任何秘密情报。”“银星”勋章是一项美军跨军种通用勋奖,属于美国联邦军事勋奖中等级最高的军事奖章,仅次于荣誉勋章和服务十字勋章,排名第三。颁发对象是鲍尔斯的孙子和孙女。他的儿子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对我而言,‘银星’勋章表示半个世纪后认可了我父亲是自己国家的英雄,也是对围绕父亲的各种传闻和投机画下的句号。”

  媒体报道授勋的消息后,在今年8月俄罗斯一篇题为“是美国的弃儿,还是美国的英雄?”的署名文章中,作者给予的回答意味深长:“最有可能是冷战初期牺牲品之一。”

  ◆应对

  艾森豪威尔被迫叫停U-2飞行侦察

  在冷战的大背景下,为在所有领域确保美国霸权,遏制苏联发展,美国提出了全面而紧迫的情报需求。其中,有关苏联的情报被确定为第一需要。而苏联也毫不示弱,在包括侦察与反侦察在内的整个军事领域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

  ■艾森豪威尔掌管U—2使用权

  1954年4月,洛克希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提交新型高空侦察U—2飞机的设计报告,受到秘密咨询委员会全美国著名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约见,进而获得首肯。

  1954年12月1日,艾森豪威尔总统批准中情局局长威廉·杜勒斯(国务卿杜勒斯的弟弟)提交的U—2飞机研制计划,并全方位大开绿灯。该项目不仅与情报分析一起,成为美国中情局“情报新时代”的两大支柱,“将情报活动从饥荒状态转变成一种盛宴”,而且成为美国军政最高领导战略决策与战术指导的得力工具。艾森豪威尔一直亲自掌管U—2飞机的使用权。

  在冷战的大背景下,为在所有领域确保美国霸权,遏制苏联发展,美国提出了全面而紧迫的情报需求,其中,有关苏联的情报被确定为第一需要。由于具有航程远、巡航高度大、载重较多、能够携带大量侦察设备对苏进行纵深侦察等优势,U—2飞机迅速进入自己的黄金时期。1956年7月2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签发密令,要求在近一个月内由U—2飞机在苏境上空实施5次侦察飞行。中情局最感兴趣又自鸣得意的是,苏联任何神奇的技术侦察设备、高炮、歼击机和雷达都对他们的“间谍宝贝”奈何不得。就在美国独立180周年纪念日这天,U—2飞机掀开了入侵苏联领空史的第一页。

  其实,在U—2飞机出现之前,美国人和英国人就对苏联领土一直进行空中侦察。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初沿苏联边界的侦察飞行平均每天3次,那么,到50年代末期已达到了每天9次!

  ■赫鲁晓夫亲自参与火箭制造

  面对西方国家如此“嚣张”的间谍活动,苏联领导人和广大民众经历过忧虑、焦急等等错综复杂的心路历程,也投入过艰苦卓绝的发明创造,连赫鲁晓夫本人也积极参与火箭制造,并在“竖井型”火箭建设上立下汗马功劳的“经典”。事实证明,苏联在包括侦察与反侦察在内的整个军事领域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

  1960年5月1日鲍尔斯的U—2飞机就是在美国“根本没有想到”的情况下,由苏联的新型防空导弹击落的。苏联此举向美国显示了自行研制的高水平军事技术装备,意味着外国间谍飞机在苏联境内长期逍遥“罚”外的末日来临。

  ■U-2事件成为冷战“独特标志”

  毫无疑问,美苏争霸各有教训。冷战的历史启示应该成为全人类的财富。作为冷战的“独特标志”,U—2飞机间谍事件暴露的矛盾是全面而深刻的,这实际上成为两国间乃至世界上一系列后续重大冲突的源头、雏形或预演。

  此案及许多事例说明,在战争与和平时代以及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只有起着关键作用的大国切实负起对国际社会应有的责任,选择正确的国家战略和外交方针,才会真正发挥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领导力量和进步力量,否则只能事与愿违,自我孤立。

  相关资料显示,“U—2飞机”事件后,艾森豪威尔总统下令停止了对所有共产党国家的飞行侦察。实践反复表明,军事万能论、安全绝对论和军事政治分离论是当代国际政治和国家防御建设中需要普遍预防与根除的三大显著“顽疾”。

  一切有远见、有智慧的政治家和战略家,都应在维护世界和平,建立互信互惠上表现出真正的诚意、冷静和毅力,并不断提高危机处理和外交妥协的能力。目睹美国和俄罗斯及其他大国的关系现状,不能不看到互信之路的曲折与漫长。

  ◆影响

  儿子创建冷战博物馆

  鲍尔斯的儿子出生于1965年,与其父亲同姓同名,人称小鲍尔斯。他没有“子继父业”,而是一名历史学家。他创办的冷战博物馆正在产生广泛影响。2012年8月,小鲍尔斯向华盛顿和莫斯科的记者们再次谈起自己的身世以及心目中的父亲。

  ■校园中讲演U-2飞机历史

  小鲍尔斯说,当他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父亲与他人的父亲有何不同。他与父亲一起出游,骑自行车,钓鱼和玩耍,还和父亲同乘飞机旅行。

  当然,他也知道,父亲曾被苏联人击落并在苏联入狱服刑。但是,所有这些他觉得都是正常的,其他孩子的父亲也许会有类似的经历。他的认识发生改变是在1977年8月,鲍尔斯爆炸身亡之后。那一年,小鲍尔斯12岁,他突然开始意识到,他的父亲在历史上发挥过某种作用。

  对父亲的了解越多,产生的疑问也就越多。1992年他来到华盛顿,申请并获准接触国家档案。调查研究后他发现,美国大学生们对“冷战”几乎一无所知。往往十人中有九人猜想,“U-2”指的是火爆的爱尔兰乐队(注:U2是一支在1976年成立于都柏林的爱尔兰四人制摇滚乐乐团,自上世纪80年代走红后,一直活跃于全球流行音乐乐坛)。小鲍尔斯于是在大学读书时便开始了有关“U-2”飞机的演讲。

  ■筹建冷战博物馆

  1996年,小鲍尔斯在华盛顿附近创建了一座保存冷战历史的博物馆,此举是“给那场战争老战士们的礼物,也是为了未来人对那场战争的记忆”。

  据了解,博物馆收集有1945年9月2日至1991年12月26日冷战时期的资料和纪念品。仅2000年前的13年间,该馆便收集了价值约有300万美元的展品,包括国旗、信号旗、各国军装。他父亲鲍尔斯讲述1960年5月1日事件的回忆录也在其中。

  博物馆还在世界许多国家举办过流动展览。该馆经常举办研讨会,以纪念冷战时期的关键事件。2006年的主题是波兰和匈牙利起义,2008年则是“布拉格之春”。小鲍尔斯称:“任务只有一个——阐释这些决定历史方向的事件。”

  ■多次访问莫斯科收集资料

  小鲍尔斯一直将大部分时间用于研究“冷战”。1990年,他在俄罗斯参加了U-2飞机被击落30周年的纪念活动。

  1997年,他在莫斯科参观了克格勃总部、克格勃博物馆和俄罗斯武装力量中央博物馆,还去了苏联特工鲁道夫·阿贝尔的墓地。他获准访问弗拉基米尔的城市监狱,探访了曾经关押他父亲的牢房。

  2000年他再次来到莫斯科,活动项目之一是与卡尔·萨姆伊洛维奇·阿尔佩罗维奇会晤。此人是当年击中U-2飞机的“75型”导弹的研制副总设计师。此时此刻,双方没有仇恨满腔,也没有唇枪舌剑。44岁的小鲍尔斯搀扶着88岁的老专家,观看他展示防空系统模型,并向他赠送冷战博物馆馆徽。

  ■批驳部分史学家观点

  也有美国部分历史学家认为,美国政府有人专门将鲍尔斯置于易受攻击的地位。这些人乐见美国的高空侦察机被击落,这样一来,赫鲁晓夫和艾森豪威尔追求的关系缓和局面就会遇挫。而小鲍尔斯对这种阴谋论持有的是否定态度。在他看来,调查结果没有查出对飞机的任何破坏行为,也未发现组织U-2飞机降落或者在苏联上空对其实施机械损坏的人。所有这些都是传闻和投机。U-2飞机在21000米高度上飞行,是苏联导弹击中飞机尾部导致飞机被毁。事实上,中情局知道,他们的飞行员永远都面临被击落的可能性。

  小鲍尔斯接受采访时说:“等待俄罗斯的是光明的未来。俄罗斯人是优秀而非常强大的人民。俄罗斯人一直赞扬我的友好态度以及开展文化交流的愿望。”

(责任编辑:朱亮)
------分隔线----------------------------

 


航空资讯快报


观察:美国为何对无人机民用化犹豫不决? 观察:美国为何对无人
在反恐战争中得以发展的无人机,如今正加速进入民用领域。由此带...[详细]

 


韩亚空难中第一个冒死冲进机舱救人保安获赞 韩亚空难中第一个冒死
图:获奖的华裔机场保安人员蔡重震(左)与太太曹铭及7岁女儿。...[详细]

 


波兰两架小型飞机空中相撞 造成2死2伤 波兰两架小型飞机空中
图:图为坠毁在地面草地上的一架飞机。 据波通社报道,位于波兰...[详细]

 


神秘飞机惊现卧龙岗两周 澳洲警方突击检查 神秘飞机惊现卧龙岗两
图:神秘飞机已经停在卧龙岗南部的一个机场2个星期(图片来源:A...[详细]

 


德国一架航班因飞鸟撞击引擎被迫返航降落 德国一架航班因飞鸟撞
图:德国Condor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57客机在从斯图加特国际机场...[详细]

 


波兰一架Piper Navajo飞机坠毁 11人死亡 波兰一架Piper Navajo
图:警方正在对事故现场进行勘察。来源:Waldemar Deska/EPA 英...[详细]

 


 

鏃犳硶鍦ㄨ繖涓綅缃壘鍒帮細 ajaxfeedback.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