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30 15: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陈翊 徐树军 徐边春 阅读: 次 我要投稿
擂台上,他一脸平静,出刀。他的刀快、稳、准。片刻间,几根胡萝卜,便在他的刀下变成一尊引颈长鸣的火凤凰,栩栩如生,振翅欲飞。擂台下,掌声雷动,评委啧啧赞叹。 他,就是成空某场站军需股空勤灶特级厨师、四级军士长谢纲。去年10月,在空军组织的“两全两大”活动比武中,他在一个小时内分别切出两斤、两粗丝的土豆、萝卜、肉丝,以绝对优势荣获刀工技法组金牌。从此,战友们送给他一个新绰号——“刀神”。 “不论干什么,都要闪现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厨师学校毕业后,考得“湖南省厨师初级资格证书”的谢纲,放弃了星级酒店的邀请,毅然穿上军装,立志要在部队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 但事与愿违,刚下连队,上级便根据他的特长,安排他去空勤灶。 “来部队就是为了扛枪站岗,干炊事还用到部队吗?”谢纲悄声嘟嚷着。 一名老班长听到了,送给他两句话。一句是:“空勤灶炊事员顶半个飞行大队教导员,我们责任重大。”另一句是:“礅子上是师傅,炉台上是徒弟,要想当好厨师首先要把刀工练好。” 谢纲渐渐转变观念,喜欢上了空勤灶的工作,暗自发誓“不论干什么,都要闪现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看看谢纲给自己定的切工标准,就知道了“刀神”的称号“不简单”:切好的菜丝一撮儿甩到墙上不能往下掉,肉丝火柴棒粗细,还不能有连刀或者大小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怎样才能把刀工练到如此炉火纯青的地步?“差不多每天都要切5斤报纸。”谢纲说着当场就操起刀演示切报纸。只见刀锋过处,留下细如发丝的纸线,令人称赞。现在,切片斩劈剖、排旋剜拍剞,刀法上没有什么能难得住谢纲的。“也没少受罪,一不留神就是一道口子,创可贴是随身必备品。”谢纲举起左手,每根手指上都留有几道刀疤。 谢纲至今还记得,那次接到参赛通知后,为了在比赛中能取得好成绩,他每天晚上下班后,都要把做饭扔掉的菜帮儿和葱叶收集起来练刀。时间长了,他嫌切废菜叶不过瘾,又常联系其他食堂帮着切土豆丝、萝卜丝,借机练刀工。那半年内,他没有休息过一天,没有逛过一次街。 据好事的战友不完全统计,那段时间他经手了至少1800多斤萝卜、2000多斤土豆、720多斤鲜肉。如此看来,最后的金牌摘取得似乎顺理成章。 “吃老谢做的饭,感觉就像在家一样” 几年后,老班长退伍,谢纲接了班。当时,飞行训练任务重,空勤灶不仅要保障本团,还要保障其他转场部队飞行员的伙食。炊事员们经常是凌晨3点多起来做饭,半夜还要为飞行员做宵夜。为了不影响工作,谢纲每天晚上8点多就定好闹钟睡觉,有时晚上睡不着,又怕误了工作,他干脆跑到空勤灶附近的车库里,坐在一辆破吉普车上小睡一会儿。到时间后,他一个人去灶上先把准备工作做完,再去叫其他炊事员起来。 俗话说,众口难调。飞行员来自天南海北,口味各不相同。一次,两个飞行员的闲聊让谢纲心里咯噔一下。“谢班长做菜真没的说,可都是川菜、湘菜,口味偏重,我们江浙人吃不惯。” 听了这话,谢纲沉思了大半天。菜做得再漂亮,对不了大伙的口味,只能是个花哨的彩头。再说,空勤人员吃不好,吃不习惯,怎么能一门心思去飞行?第二天,谢纲就召集炊事班开会,决定丰富菜肴的花色品种,这样就能照顾到空勤人员的不同口味,做到既好吃又营养。为了让飞行员吃饱吃好、吃得有营养、吃出好体力,谢纲对飞行人员的饮食爱好、习惯认真琢磨了好几遍,并且利用每天到外场送饭之机,和飞行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主动征求他们对伙食的意见、建议。 为了让飞行员吃得合心、顺口,他把每名飞行员的原籍、家乡风味、风俗习惯、饮食特点调查得清清楚楚,有针对、有侧重地搭配膳食。同时,他结合飞行人员执行任务情况和驻地天气特点,夏天为飞行员送绿豆汤防暑降温,冬天煮姜汤暖胃,还精心腌制小菜10多种,酸、甜、辣、鲜等品种齐全,口味多样,使飞行人员在训练之余就能尝到清新爽口的小菜。有时,谢纲干脆一道主菜两种做法,做了辛辣的不忘做份清淡的,做了馒头也会准备点米饭。 谢纲还随身带了个小本子,每次开饭后都要到饭桌前转几圈,观察每名飞行员吃饭的表情、食欲等情况,把它们一一记在本子上,以便及时做出调整。如今老飞行员自不必说,刚分下来的新员也赞叹不已:“吃老谢做的饭,感觉就像在家一样!” “只要部队需要,愿把一生献给‘蓝天骄子’” 为了更上一层楼,谢纲除了向菜谱学习,平时只要有闲暇,他还经常到附近的酒店、餐厅,缠着大厨拜师“偷”艺,回到炊事班实践,让身边战友品尝提意见,然后不断改进。 一道“酸辣脆肚”就凝聚了谢纲不少心血。在地方酒店学习时,每当到了配料的关键环节,大厨总是躲在面点房内独自操作,防止被偷学。为了学到正宗的“酸辣脆肚”,谢纲将面点房的配料进行了一一尝试,功夫不负有心人,谢纲做的“酸辣脆肚”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赞誉。 飞行员觉得炊事班的菜越来越色香味俱全,有时候一道菜端出来,那造型都让人舍不得下筷子。一个南瓜,谢纲拿在手里观察一会儿,就已经是一条“飞龙”。好比南瓜是个模子,那龙已经包在里头,谢纲的手艺就是把这个模子拨开,把没用的地方剔掉,让有用的留下来。 “雕花可不是捏泥人,哪里不合适就再添上一块,实在不行揉了重来,雕花的材料是生南瓜,剔掉了就添不上去了,差了一分,整个活儿就报废。”谢纲手上刻着南瓜,说话间,又一条龙“飞”了出来。 几十年来,谢纲多次被抽调执行重大任务,在他服务过的飞行员中先后有人成为将军,有的还走上了空军和军区空军的领导岗位,担任师团级领导的更有不少人。谈起这些,谢纲言语里总是充满自豪。 有人说,谢纲有特级厨师的技艺,到大城市谋一份待遇优厚的工作很简单。家人也多次劝他早点转业,甚至好几次帮他联系好了工作。可谢纲从没动过心。一些老领导也想让谢纲到条件好点的城市部队工作,每次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在谢纲看来,只要部队需要,自己就会在这个岗位上干下去,把毕生精力献给军营、献给“蓝天骄子”们。 (责任编辑:朱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