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18 11:50 来源:《中国民航报》 作者:记者何丹,通讯员谢涛 阅读: 次 我要投稿
在祖国的西南部有这样一群人,驾驶着飞机掠过雪山,穿过河谷,凭借着熟练的驾驶技术和对飞行事业的热爱,在高原之巅写下传奇。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高高原飞行员。 前不久,记者走进了高高原飞行员的摇篮——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 Limited,简称“国航”)西南分公司飞行部。高高原飞行员很好辨认,正像飞行部总经理赵阳说的那样:“常年的高原飞行给他们镀上了一层黝黑的肤色。”这看似轻松的话语,却包含着一丝心疼,更有着一份自豪。 资深高高原机长汤健告诉记者:“按照海拔高度和飞行难度,高原和高高原机场被划为特殊机场,分为一般高原机场和高高原机场。目前,西南地区拥有西昌、丽江、九寨沟、拉萨、邦达、林芝、阿里等10座高高原机场。一般来说,一名从航校毕业的飞行员成长为机长最短需要6年的时间。而要成为高高原飞行员,必须拥有过硬的飞行技能。” 记者心中有一个疑惑:飞完这10座机场需要多长时间?“我用11年的时间获得了所有机场的授权。”西南分公司飞行部航空安全技术室航空安全经理吴小晋严肃地说,“这不仅需要牢牢掌握理论知识,更需要熟练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高高原驾驶经验。” 相对于平原机场,高高原机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给安全飞行带来了难度,所有执飞高高原机场的飞行员都要具备风切变、客舱失压等各种高高原特情处置的能力。 一次,在执飞成都—九寨沟的航班时,当飞机进入进近阶段准备降落时,突然,风切变警告响起。加油,带杆,机长吴小晋下意识地做出反应,把飞机拉了起来。这时,仪表显示,就在那一瞬间,飞机高度从海拔11800英尺(约3600米)下降到了11400英尺(约3475米)。没有来得及后怕,由于气候条件不佳,航班返航成都。在地面等待1个小时后,九寨沟天气好转,吴小晋再次驾驶飞机飞向九寨沟。 多年后,每当回忆起这次飞行,吴小晋都会感到心跳加速。在危急关头,他做出的所有动作几乎都是本能的反应。而在他10余年的高高原飞行中,这样的情况不止一次。在遇到类似的特情时,多年的高高原飞行经验会让人内心平静,扎实训练的基本功使人立刻做出反应,解除险情。 像吴小晋一样的飞行员,在国航西南分公司还有许多。正是因为有了平日里扎实的训练和过硬的心理素质,才锻造出了这样一支“高原铁军”。目前,西南分公司具备1座高高原机场飞行资质的责任机长有218人,具备所有高高原航线资质的机长有37人。“作为一名高高原飞行员,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吴小晋道出了所有高高原飞行员的心声。 采访中,国航西南分公司副总经理李云川还给记者讲了一个小故事:几年前,当高高原飞行员陈东程用流利的英语在第57届国际航空年会上向大家介绍自己的飞行经历时,在场的外国同行发出了此起彼伏的惊呼声。在惊呼之后,他们不约而同地起立、鼓掌。这掌声是对中国年轻机长的认同,更是对我国民航高原飞行事业的由衷敬意。 驼峰航线、青藏高原这些空中禁区已被中国的高高原飞行员一一打破。这群翱翔在雪域之巅的飞行员将会在未来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责任编辑:朱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