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网讯 据解放军报彭明全、特约记者曹传彪报道:兰空经过5年艰苦探索,建成数字化场站,一改过去只能依靠电话上报情况、图纸传送信息的航空兵场站传统保障模式,实现了保障流程可知、可视、可控,保障手段智能、精确、高效的目标。11月下旬,空军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评估后认为,这项成果为适应保障航空兵体系作战需要、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趟出了一条新路。
为确保数字化场站建设的科学性,他们形成了25万字的研究成果,作为理论指导和建设路线图。由兰空后勤机关牵头,集中精兵强将合力攻关,在某场站建成了网络平台、指挥控制、可视化监控定位、作战训练保障信息系统等数字化基础工程,以及人员、航天器、对空和场区等保障项目数字化工程,推动飞行保障方式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跨越。
信息获取利用实时快捷。记者在保障一线了解到,依托数字化场站提供的网络和各种信息平台,通过各单位的有线终端、一线官兵的手持终端和车载终端互联互通,由保障室直接对单兵、单装实施指挥,减少了指挥层次,提高了指挥效能。场站与飞行团飞行计划数据自动对接、飞行计划自动接收、保障计划一键生成,全程网络化处理,下达保障任务所需时间较以往相比大幅缩短。
物资器材供给精确高效。在该场站,油料保障实现油库液位自动测量、作业流程自动管理、油料加注数据实时传输;卫星定位技术应用于航材管理,实现航材保管、请领、供应条码化,航材发付时间缩短三分之二;航空弹药的相关数据融入数字化场站综合信息系统,实现军械弹药管理、需求实时可知,精确保障。
以前检查飞行员身体条件是否符合飞行要求,往往靠航医一问三查进行判断,现在通过飞行员健康信息管理子系统,实现了飞行员健康信息保障由地面检测向空中记录延伸、由人工经验型向科技智能型拓展。保障实践表明,由军交、卫生、军需等子系统构筑的数字化场站,用信息流精确控制人力流、物资流、装备流,大幅提高了保障效益。
(责任编辑:朱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