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28 15:40 来源:民航快讯-news.carnoc.com 作者:管理员1 阅读: 次 我要投稿
欧洲的圣诞节是在寒冷中度过的,许多不能按时与家人团聚或者度假返回的人,在机场中瑟瑟发抖,没有心情欣赏“银装素裹”。无论是伦敦希思罗机场、巴黎的戴高乐机场,还是比利时布鲁塞尔机场、莫斯科多莫杰多沃机场,都让茫茫白雪给贴了封条。很多航班被迫取消,很多旅客滞留于机场,很多辛辛苦苦积累的声誉被顷刻冻僵。比如,全球最繁忙、最有效率的伦敦希思罗机场,现在成了最易瘫痪、最不体面的机场。向来维护国家尊严的英国人都在感慨,到了希思罗机场,犹如到了第三世界,过去几分钟的摆渡车,现在竟然被堵了3小时。 最寒冷的不是气候,而是企业责任。在圣诞节前的大雪纷飞中,希思罗机场就没能接受住考验。大量航班停飞,大批旅客滞留在机场,饥寒交加,享有盛誉的机场摇身一变成“难民营”。让英国人不能接受的是,大雪其实第二天就停了,但希思罗机场却关闭了整整三天,恢复飞行比其他机场要迟缓得多。英国首相甚至想动用军队,让机场先“活”过来。 这事的确不该发生。早在去年12月,英国就遭到暴风雪袭击,政府和媒体都在呼吁,今后不能让寒冷止住人们行动的脚步。但是,由于金融危机发生后政府放松了对企业的监管,希思罗机场管理公司一门心思盘算着利润,而不积极添置必要的机场应急设施,除雪破冰设备极度短缺,成为希思罗机场停运的关键因素。相比之下,英国经营欧洲航线的盖特维克机场今年添置了150辆除冰车,而规模比其大许多的希思罗国际机场,只有69辆除冰车。他们把钱都用来扩建购物区了,希望尽快偿还债务,压缩了机场安全必要的设施购置。 希思罗机场的“寒冷”,并非独家。在中国、在世界各地,都存在企业“要钱不要脸”的现象。相当部分企业只顾利润而不考虑体面,不顾及给公众带来的不便和干扰,赢利至上似乎是企业的天经地义,而把社会责任全然抛在脑后。孰不知,自上世纪80年代起,社会责任感已被视为企业经营优劣的评价标准之一,要求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 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不仅要受到舆论谴责,还要受到经济处罚。在希思罗机场大瘫痪之后,英国政府正在考虑授权民航局,对取消航班造成搭客不便的机场进行罚款,机场管理公司如果管理失当,也可能被吊销营业执照。英国交通大臣说得很好,希思罗机场管理公司出现如此大的失误,不予以罚款是“不能接受的”。 检视一下我们的周围,深圳的一些企业是不是也有“寒冷”性格?是不是也有漠视消费者、公众诉求的坏毛病?是不是需要强化监管措施?千万别说深圳地处亚热带,就根本不可能出现冻僵的现象。因大雨而使交通中断,因修路盖楼而扰民,因不守规则而耽误他人利益,都等于在给人戴上了寒冷的镣铐。希思罗机场的教训,我们理当汲取——不仅要省思“事出”之因,还要借鉴“处罚”之道。
(责任编辑:高沛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