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09 11:23 来源:国企杂志 作者:国企杂志 阅读: 次 我要投稿
珠海航展中,中国航空航天企业的抢眼表现和航空航天工业的快速发展,让那些持怀疑态度的人吃了一惊。此次航展也因此被外媒称为中国航空航天工业的里程碑 文|本刊记者 刘青山 歼十换新装; 枭龙初亮相。 中国造鳌头独占; 大飞机名利双收。 银鹰起落白云间,观众试飞增看点; 人潮涌动碧空下,导弹雄姿映红妆。 “神剑”吟“大风”,誓守中国,不分空、海、陆; “嫦娥”唱“天问”,敢向天宫,争辉日、月、星! 上 现场 时当初冬,北方地区都已经开始供暖的时候,处在北回归线以南的珠海依旧温暖湿润,最低十七八度的温度,让航展成为一场宜人的盛宴。 时隔两年之后,第八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以下简称珠海航展)于2010年11月16日—21日在广东省珠海市航展中心再度举行。本届珠海航展中,除中国民用航空局管辖的各大航空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16.27,0.06,0.37%)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等航展主办单位仍以更大规模参展外,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首次成为主办单位,并以展台形式参展,参展面积达1500平方米。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也首次亮相珠海航展。 大飞机、天宫一号最抢眼 本届航展亮点众多。由于今年本届航展中国空军首次以主办单位身份出现,因此空军“全家福”11类机型17架飞机齐齐亮相。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驾 驶的换新装后的歼-10战斗机首次现身航展,并成功演绎6机编队飞行表演。中国制造并拥有完整知识产权、第一个实现整机出口的枭龙战斗机也回到娘家,由巴 基斯坦“雄狮”特技飞行表演队驾驶,将其全球首飞献给珠海航展。在展示飞机性能的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深厚友谊。 与此同时,国产新型支线客机ARJ21也展示了优异的起飞能力及空中控制能力。刚刚试飞成功的我国首架自主知识产权的水陆两栖飞机“海鸥300”飞机、我国首款能提供私人使用的4—5座商用公务型“小鹰500”飞机也都进行了展示。 群星璀璨,但航展中首次亮相的大型单通道喷气式客机C919(以下简称大飞机)显然是最耀眼的之一。虽然大飞机展示样机只有驾驶舱和客舱前段, 但是仍然赢得了最多的关注目光。大飞机样机在珠海航展揭开红布,开始正式向全世界展示还不到一天,就已经赢得了中外企业的100架订单。对此,《华尔街日 报》评论说,这是对中国数十年研发大型客机的探索投下的一记信任票;彭博通讯社则称此举打破了空客和波音在中国这一世界第二大市场上对大型飞机的垄断。还 有媒体表示,这意味着中国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波音和空客在全球的强劲竞争对手。 此外,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1 :1的模型及未来空间站模型也赢得了极大的关注。 中国造受追捧 香港《大公报》11月16日报道称,相比往届中国航展,“中国制造”持续奏响本届航展的主旋律,从战机到无人机,从民用大飞机到支线机,参展产品全面渗透着“中国血统”,成为今届航展的最大看点。 除天宫一号外,一个多月前发射上天的“嫦娥二号”卫星以1 :3的模型展出,一同展出的还有月球近地端虹湾地区的高分辨率照片。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备受关注。 本次展览上,大量中国自行研发的新型导弹武器集中亮相,包括防空导弹、海防导弹、地地导弹等共同构筑的导弹防御体系以及天鹰、刀锋等无人机大规 模展出。在特种机和教练机领域,“中国制造”同样令人耳目一新,L-15、“空警-200”都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也是飞机制造中 技术含量最高的部分。首次亮相本届航展的国产“太行”发动机展示了中国飞机发动机的制造水平,有传言称其将取代俄制发动机,为第三代战斗机歼10配上“中 国心”。 下 幕后 航天科技:走向民众,走向国际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技)在本届航展共设宇航、防务和航天技术应用三大展区。按照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的发展思路,三大展区的展品首次涵盖了航天科技的宇航系统、导弹武器系统、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航天服务业四大主业。 对此,航天科技总经理马兴瑞解释称:“宇航系统、导弹武器系统是中国航天的基石,其他所有的业务都是在这个基石上诞生出来的。中国航天经过50 多年的积累,在宇航领域、武器领域攻克一个个重大项目的过程中,沉淀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我们把这些技术转化在了国民经济建设和服务百姓生活 中,于是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航天服务业应运而生。” 数据显示,航天服务业占航天科技总收入的比重从2005年的13%提高到2010年的17.9%。从2005年49.52亿元收入到2010年 的预计170亿元收入,年平均增速为28%;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在2010年预计可实现260亿元的收入,是2005年的2.6倍。 航天科技还在体制机制创新上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同时拓展了与神华、中石化、华能等企业集团的战略合作,加强了与水利部、林业局、气象局等行业 主管部门的合作,并与地方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搭建了更高层次的发展平台,也在更广范围内造福人类。以与神华的合作为例,航天科技依 托自身完整的科研、生产、试验体系和雄厚的技术力量,研发了质量可靠、性能优越的煤矿用液压支架。该产品除了在中国神华(23.88,-0.31,-1.28%)集 团神东、万利、金峰等煤层赋存条件极好的煤矿使用外,还大量应用于中国西南、西北等地区,并出口美国。对此,神华集团科技发展部副总经理徐会军评价称: “航天科技的介入,解决了煤炭行业攻关多年未能解决的一大难题,成为促进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研制领域的一项突出成就。” 此外,随着国家支持高科技企业“走出去”力度的不断增强,随着发射服务突破制裁、整星出口合同不断签署以及航天技术应用产品的不断推出,为了实现公司从国际一流宇航公司向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迈进的发展目标,航天科技“走出去”的脚步日益加快。 航展首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将与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现场签订长征火箭和东方红 卫星的批量采购框架协议。根据协议,长城公司在未来五年内向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采购20枚长城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及相关服务,向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采 购8颗东方红四号等通信卫星,框架协议意向合同总金额150亿元。对此,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总裁殷礼明表示:“我们也是在不断创造新的需求,创造新的用 户,特别是在第三世界国家,真正使我们的航天技术、通信卫星、遥感卫星能够服务于国际社会。” 目前,国际市场上每年商业卫星发射在20~30颗左右。航天科技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通信卫星整星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10%,商业发射达 15%。同时也希望通过批量采购创新市场运作模式,提前启动运载火箭和通信卫星研制、缩短产品的交付周期,提升中国航天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此外,航天科技如今已经实现整星出口实现零的突破,通信卫星稳步进入国际市场,卫星发射服务重返国际主流市场,真空罐等设施设备出口成为新的业 务增长点。以太阳能组件为代表的航天技术应用产品和以亚太2R卫星回购为代表的航天服务业国际业务份额显著上升;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出口年均增长 14.2%。对此,马兴瑞表示:“我们发射一颗卫星,价值不仅仅是卫星研制、发射服务所带来的,还有运营服务和地面维护服务,这一链条带来的价值不可小 视。” 航天科工:大防务之路 纵观历届珠海航展,从最初展出“老三样”导弹(防空导弹、地地导弹、海防导弹)到2006年提出“中国导弹防御体系概念”震动一时;从2008 年提出“大防务”概念,再到2010年五大体系进一步阐释“大防务、大安全”概念。通过珠海航展这一窗口,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工)由最 初的展示项目转变成展示战略,实现了由宣传战略到战略宣传、由宣传项目到宣传核心竞争力和重大战略地位的深刻转变,也描绘了一幅“大防务”战略思路引领公 司发展方向的恢弘画卷。 “所谓大防务,是指航天科工利用自身科技优势,从研制生产导弹武器的传统防务领域迈向国民经济建设中新的防务市场,并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大展身手。”航天科工党群工作部副局级巡视员牟相军对《国企》介绍道。 传统防务领域的导弹武器系统是航天科工的立身之本。因此此次航展中,航天科工对引爆前两届珠海航展的“中国导弹防御体系概念”进行进一步深化和 诠释:通过防空体系、对地打击体系、海防体系、无人作战体系四个体系,系统而纵深地展示了航天科工近年来在传统防务领域取得的新成果,以及放飞“神剑”、 收获和平的坚定决心。 与上述四个体系不同,压轴展示的安保体系与普通民众的关系显然更加密切。安保体系,是指航天科工利用自身的安保技术、人才尤其是集成优势,针对 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为大型活动举办乃至平安城市建设提供安保支持。提及平安城市建设,牟相军提醒道:“除航展现场外,航天科工的安保理念在近邻的广州还 有一个展现舞台。” 这个舞台,就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广州亚运会。 基于岭南文化的务实精神,与北京奥运会强调政治意义、上海世博会强调周期概念不同,在安保构想上,广州亚运会更强调“平战结合”,要将大型活动 安保和公安局日常警务结合起来。广州市公安局领导在签约时就明确表示:“我们希望亚运会结束后,安保设施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效能。” 实际上,这和航天科工推行的平安城市理念不谋而合。为此,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亚运会安保技术系统建设对广州亚运会进行了整体设计,保证了90%的项目在赛后能够应用于日常需要。这也是广州亚运会安保技术系统建设的精髓所在。 传统防务四大体系与旨在构建平安城市的安保体系集成在一起,构成了航天科工“大防务、大安全”的网络式覆盖。牟相军总结称,“如果说前四个体系是对传统防务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那安防体系就是对非传统防务的延伸,是对航天科工进一步走军民结合发展道路的深刻阐述。” 军民融合式发展,是我国以经济建设中心的发展阶段和世界总体和平的背景下,军工企业发展的新方向和新使命,也是国家在新局势下对军工企业的新要 求。同时,这对军工企业的发展也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发展民品项目,有利于军工企业的市场意识、产品服务意识提高,更重要的是,这有助于稳固军工 企业的人才队伍,“可以使得各方面的人才,在和平环境下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与能力提升,反过头来加强军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军品的产品质量”。 在这样的背景下,航天科工始终围绕着自身的集成优势,协调利用各科研院所、各项产品的领先技术优势,去完成其他单位无法完成或者是很难完成的项 目,而不是加入到一般性竞争领域,牟相军认为:“这样不仅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可以避免市场风险。”另外,就是根据国家、社会的需求,来确定科工研 发产品的方向。 这两点,在由航天科工自主研制的“天网一号”——低慢小目标探测拦截系统的研制和应用中,得到了较为全面地反映。该系统是对来袭低空、慢速、小 目标采用网式拦截、实现“软”杀伤的一种新型探测拦截装置,特别适合在城市环境使用。该产品已经服务于亚运会的安保工作。“这款产品具有导弹的外形和性 能,只不过进行了适当地缩小和改变,因此被称为‘民用导弹’。堪称航天科工立足自身技术优势、满足社会需求的典型之作。”牟相军总结道。 中航工业:开放式发展托起通用飞机之翼 尽管有换装歼十和初回娘家枭龙等明星产品,中航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此次的展品中,最受关注的仍属通用航空飞机。 随着国务院、中央军委近日印发的《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的下发,多年来备受关注的低空管制终于开启了破冰之旅。普通人驾机飞上 蓝天的愿望不再遥不可及,而以低空作为主要活动区域的通用飞机产业成为了香饽饽。在此次航展中,中航工业开辟了专门的通用航空展区,举办通用航空产业国际 论坛,组织“走进通飞”和“印象通飞”系列活动,还举办了面向大众的“‘小鹰’500体验飞行”活动。航展尚未落幕,中航通飞推出的海鸥300水陆两栖飞 机和领航公务机就分别收到了首笔订单。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低空开放后,有能力购买私人飞机的潜在客户将超过30万人,中国通用飞机的上下游产业将有超过万亿元的市场空间。到“十二五”末期,我国通用飞机的需求量将近万架,约占全球总需求量的10%以上。 对此,中航工业总经理林左鸣表示,目前政府对通用航空的重视,为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因此,中航工业已经将发展通用 航空提高到了战略层面,并将其通飞总部迁移至中航工业珠海通用航空产业园,将通飞公司未来发展的目标定位为成为通航产业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实现产品开发、 生产制造、运营与服务全产业链发展。 林左鸣同时表示,谋求中国通用航空快速发展任重道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中航工业将坚持“只有合作伙伴,没有竞争对手”的理念,始终不渝地谋求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 只有合作伙伴、没有竞争对手。一句话,体现了中航工业开放式的发展思路。这一思路,正是中航工业“两融、三新、五化、万亿”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所谓“两融”,就是指改变过去封闭保守的思维,树立开放合作的观念,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融入区域发展经济圈。 开放式发展,使得中航工业在世界航空工业领域进行广泛合作与交流,在开展K8飞机、EC120直升机、ERJ145涡扇支线客机等国际合作项目 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重大航空项目的开发,大力开展航空转包生产业务。开放式发展,使得林左鸣有了这样的表述:“不论民营企业还是中外合资企业发展通用航 空产业,我们都将予以支持,把他们当做最可靠的盟友,携手在通用航空领域创造出更多投资合作机会,实现共生、共赢、共进。” 中国商飞:大飞机与大使命 尽管距离大飞机首飞还有四年时间,尽管大飞机还没能装上国产发动机,但是凭借航展上空客中国区总裁博龙(Laurence Barron)“将C919列入主要竞争机型”的表态,凭借航展上100架大飞机的订单,首次参加珠海航展的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商飞)可 谓赢得碰头彩。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民用航空市场,未来20年,仅国内航空市场就需要3000多架新飞机,约有3900亿美元的市场空间。其中,单通道 150座上下的飞机将占七成。但是,这一巨大的市场,一直由空客公司和波音公司垄断。对于一直对“用7亿件衬衫换一架大飞机”的尴尬现状耿耿于怀的中华民 族而言,商飞的使命不可谓不沉重。 珠海航展上,大飞机的抢眼表现,让其将来与空客、波音鼎足而三的梦想不再遥远。对此,商飞公司总经理张庆伟却有着冷静的思考:“我们搞大飞机的 意义绝不仅仅是为了大飞机本身。研制大飞机对提升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带动产业升级,促进科技进步,形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等意义更大。” 大飞机被誉为“现代工业之花”,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复杂、技术含量最高的产品,光零部件就有300万到600万之多。而且由于民用航空器的安全 性、耐久性要求都远远高于汽车、火车等民用产品,运营寿命高达几万个小时,长达几十年,因此对材料、电子、装备、冶金等上游产业的要求非常高。反观我国现 状,工业门类齐全,但是由于受基础产业整体实力的限制,真正能为大飞机提供配套的现成产品十分有限。 比如商飞已经完成首飞的支线客机ARJ21—700,在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由于国内产品暂时达不到技术要求,因此国产化率很低。 “未来的大飞机,我们的目标是国产化率要达到30%,这就对国内的材料、电子、机载设备、加工制造等相关产业提出了迫切的升级需求。因此,发展大飞机无疑 是一个最好的促进我国产业升级的引擎。”张庆伟表示。 所以,对于中国商飞而言,研发生产大飞机并不是唯一和最终的目的,“发展民机 壮大产业 开拓创新 勇创一流”才是其发展战略的全部。正如温家宝总理在《让中国的大飞机翱翔蓝天》一文中所说,“实现产业化,这是我们研制大型飞机所追求的总体目标。” 记者手记 创新开拓经济发展新空间 此次航展中,无论是航天科工利用导弹技术为社会提供更为广阔的安防保障;还是航天科技推出的北斗导航系统乃至煤矿用液压支架,乃至中航工业重点 打造的通用飞机项目,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这些传统军工企业利用自身的技术、人才等各方面优势,实现了从“传统的以完成任务为牵引向以满足市场需求为 导向”的转变。 如果把这三家企业的实践与商飞在大飞机项目探索方面的努力放在一起,我们则可以发现,在经历了多年发展之后,相当数量的中央企业已经从单纯的科技、管理等创新向更高层次的盈利模式乃至发展战略的创新转变。 央企的上述变化,在带给企业新的增长点的同时,也为其他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据国际航联统计,每向航空工业投入1美元,将拉动60多个行业的关联产出8美元。 更重要的是,在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推出,取消GDP考核指标,重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新时期,航空航天央企通过上述科技含量高、相关产业链长的 高新产品研发生产,不仅能把我国工业的天花板顶上去,从而为传统工业的升级带来具体的目标和标准;同时还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针对性和驱动力,因为促进科技 进步最好的手段就是以应用为先导。 或许,这该成为中央企业新时期发展的新思路。毕竟,这些举动更符合国家对央企的要求,更契合公众对央企的期望。 (责任编辑:admi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