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人物影像。
“火炉山脚下,一个老人站在风中全神贯注地逗伞,忘了渴,忘了饿,身体极度疲倦,但仍在坚持,这个老人就是我。练伞的过程很痛苦,很折磨人,但是在学会飞伞以后,当整个身体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飞行时,所有的这些痛苦和折磨都算不上什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工程师、国内学习滑翔伞年龄最大纪录者彭孝平
图:飞行靴是“鸟人”必备装备之一,应以质轻坚固为原则,避免附有挂钩;同时最好还要有吸收冲击力且预防挫伤的功能,售价2500元左右。
广州飞滑翔伞的“鸟人”不超过200人,实属小众中的小众,但是当74岁瘦削的彭工站在面前时,记者还是震撼了一下,“70岁的人,40岁的心,20岁的热情”形容他真的很贴切。70岁的时候,彭工开始学习滑翔伞,曾因年纪大被三拒门外,如今他已经是个持证的“飞鸟”了。彭工成为国内学习滑翔伞年龄最大的伞友。
70岁退休工程师开玩滑翔伞
彭工,也就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工程师彭孝平,他一身朴素,语气谦和,“退休后我的研究方向从微波通讯图像传输转向了人力飞行,主要还是因为在珠海参观中国高台人力飞行大赛时,看到选手们的飞行器都不够好,我就想自己肯定能研究出更先进的飞行器来。”
彭工琢磨着自己首先要学会了飞才能改进飞行器,同时也是实现自己儿时飞翔的梦想。2010年,他找到阿布要报名学习滑翔伞,当阿布听说彭工已经70岁时,摇摇头坚决不收。彭工并没放弃,直到第四次打着“摔伤了以后有公费医疗”的旗号时,阿布才勉强同意。“我原以为彭工学不了几天就会放弃,他的表现让我很吃惊”,阿布坐在对面,抽着阿拉伯水烟,聊起往事,“以前我们在火炉山脚下集合练伞,彭工从不迟到,总是第一个到,夏天的时候总是抱一个大西瓜去。”现场升起一股笑声,“练伞也很勤奋,比年轻人都刻苦,火炉山脚下周边的村民都认识他了。放飞的时候,他坚持自己把18公斤重的伞包背上山。他这个年龄学飞伞,全国没有先例。”
彭工一脸平静,“练伞的过程很痛苦,很折磨人,但是在学会飞伞以后,当整个身体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飞行时,所有的这些痛苦和折磨都算不上什么。等飞到了天上才知道这就叫幸福。”彭工说飞了好几年了,只有一次在北江大堤,风太大,被伞拽着拖了几米远,“膝盖这个地方磨出一个小洞,皮肤只略微擦了一下,其余时间飞得都很安全。只要掌握了飞行要领,大人小孩都能飞。”
让人期待的是,彭工正在试着改进滑翔伞,他用专业的态度向记者描述了他的改进措施,“一个是在前面封口安装膜阀网,再一个是把封口全部封死,人工充气。两种改进方式都在试验,目的都是为了飞得更快。”
图:飞行头盔是起飞和着陆时保护头部的必需装备,尤其是练习时,一定要佩戴头盔,选用质轻坚固的头盔即可。带高度表的头盔售价约3000元。
广州伞友不到200个
当天彭工带了一本相册给大家看,原来他受邀去母校重庆广益中学参加120周年校庆活动,并且以“鸟人”的身份,为老师学生上了一堂飞翔课,“母校搞了一个‘我想去太空漫步’的活动,让同学们体验滑翔伞的飞行乐趣。”阿布极力赞成,并且表示自己有空也会去重庆当面授课。
2005年,阿布成立了广州唯一一家有资质的滑翔伞俱乐部——飞吧,由于原场地要收回,近日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支持下,阿布带着飞吧落户奥体中心的房车交易中心,“这里更契合俱乐部的主题,目前还在装修阶段,过一段时间伞友们可以来这里露天喝咖啡,看电影,交流。”采访的间隙,不断有伞友开车来访,广东雨天持续了近一个月,没法飞,阿布只得待在俱乐部干杂活:维修器材,收拾工作室。“广州这些伞友数量不多,不到200个,但是关系很好,大家都互称昵称,不谈家庭、事业等琐事,只交流飞行的事。俱乐部免费组织活动,没有年费或其他杂费,大家出去放飞所有费用一律AA。”
“按照人口比例,比起欧美国家来,我们国内玩滑翔伞的人还是太少了,普及率不高,”彭工不禁感叹,“当然,滑翔伞相对来说门槛较高,除了学费,购置装备至少要几万块,而且工作都忙,时间也不够。再一个是国内的保险也不够成熟,很多人担心安全问题。”前两年,彭工背着自己的伞包去加拿大飞行,“在多伦多的一个大雪场,人不多,但是飞伞的人不少,随便飞。”同时,彭工还教会了14岁的外孙飞滑翔伞。
图:动力滑翔伞可以平底起降,受天气条件约束没有那么严格,是未来滑翔伞休闲运动的趋势。日落时,晚霞挂上天边,在这如诗如画的场景中飞行,心情怎能不爽。
动力滑翔伞是发展趋势
这个话题引起阿布的共鸣,“无动力滑翔伞要求比较严格,除了风向、风速等气象条件外,对场地要求也很高,一定要有起飞场和降落场。前几年,萝岗黄旗山是一个不错的飞伞场地,离广州市区又近,伞友们都很喜欢,但是后来开发降落场盖了别墅,飞不了了。再近一点的是从化米田,但是那里的降落场太小,上山也没路,需要徒步,不是很理想。”阿布说,现在伞友们只能去惠州、茂名、清远等地放飞。
“如果广州市郊能有个放飞场地就好了”,沙鸥称,现在这些飞伞场地大多是阿布这些“老鸟”们开辟出来的,自费搭建休息室,修整起飞场、降落场,“希望政府部门能关注滑翔伞这项运动,给予一定的支持。”阿布接过话头,“外省很多市都有政府立项支持,比如说杭州,政府出资修建起飞场、降落场,不但方便伞友,也能成为一个旅游项目,吸引国内外游客前往,这是双赢的事情。”
但是,阿布并不局促于现状,“动力滑翔伞是未来发展趋势,它的要求比无动力滑翔伞低得多,平底起飞,风力、风向要求没那么严格,安全系数更高,广州有一个12岁的小女孩都能单独飞,外国有八十几岁的老人都还在飞。”
阿布称清远200亩地的动力伞基地正在筹建中,越野、露营、滑翔伞观赏无敌江景,“这才叫生活。”
(责任编辑:朱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