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美国交通安全管理局(TSA)对于“诈弹”玩笑的警示牌。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期,国内先后出现多起民航航班因收到威胁信息而被迫返航、备降或延迟起飞,这使得“诈弹”事件又一次成为各方舆论关注的焦点。其实,针对航班运行的“诈弹”在我国并不是新鲜事,而各类其它威胁空防安全的事件也曾有所发生,只是这次因为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频现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聚焦。在笔者看来,“诈弹”事件其实反映出了目前一些公民在民航安全上的认知缺失和法律意识淡薄,这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咎于我们社会民航安全教育方面的不足。 纵观以往案例,无论是航班“诈弹”,还是大多其它威胁空防安全而影响民航正常运营秩序的事件,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于肇事者的自私、无知和泄愤所造成的。对于他们来说,更加严厉的惩罚与处置当然有效,但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他们在之前就能够更多的了解民用航空安全领域的法规条例和所要背负的罪过及可能产生的恶性后果,恐怕不少人就不会为了“一时痛快”而犯错。此外,加强民航安全教育也能提升整个社会对于这一领域的了解,从而起到更好的预防效果,正所谓“治病不如防病”。 既然我们知道了在社会民航安全教育相对欠缺,那么如何才能弥补并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其它国家是怎么做的。 图:马尼拉机场对于“诈弹”玩笑将严处的警示牌。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先,在很多国家的机场,我们不仅能在一些显著位置见到针对威胁民航运行安全的各类玩笑和言语“零容忍”的警示牌,同时也能在一些机场的航班信息显示屏上看到或机场广播中听到诸如“无人看管行李(unattended baggage)或妨害安全行为(disorderly behavior)将被交由机场警方或安保部门处理或惩治”的提示信息。此外,不少国外航空公司在机上广播或客舱内也都有“我们严肃对待所有旅客言行,请您不要在机上开玩笑”、“为了您与他人的安全,请遵守机组人员的指令”或“不听从并遵守机组人员指令是违法行为,可被追责”等等类似的告知。在这一点上,我国机场和航空公司做的并不到位。 其次,我们看到很多国家的相关政府部门都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出版物和资料等各方媒介与渠道大力宣传与旅客在航旅出行中息息相关的安全信息。比如,澳大利亚基础设施和交通部(Department of Infrastructure and Transportation)就推出了针对澳洲国内与海外航空旅行的安全信息网站——TravelSECURE(网址:http://www.travelsecure.infrastructure.gov.au),还有美国国土安全部(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下设的交通安全管理局(Transportation Security Administration)也在官方网站设有旅客信息专栏(网址:http://www.tsa.gov/traveler-information)。有不少国家的相关政府部门也纷纷以向媒体提供经常性的航空旅客安全最新提示的新闻稿、通过机场及航空公司散发宣传资料等方式来借力各方平台做好针对社会公众的民航安全普及教育。 还有,在部分较为发达的国家,无论是相关政府部门,还是机场运营方或航空公司,大多都设有针对社会公众或在校中小学生的教育项目,其中除了一般性质的设施参观、设备讲解和运行流程介绍以外,针对民航运行安全的科普和相关内容的宣讲也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由于笔者过去曾在海外机场公司工作,因此有幸参加过一些这方面的教育项目,比如,一些机场的教育项目会讲解在遇到不同类别机场安全运行隐患事件时大家应如何正确处理,所以在国外很多小孩都知道见到无人看管的行李、听到别人拿民航安全开玩笑或遇到心存疑虑的安全隐患问题都要及时通报就近的航空公司及机场工作人员。同样,在机场或航空器上看到别人之间因纠纷导致口角争执等,也都会及时主动告知附近工作人员,而不是不知所措、置之不理或浪费宝贵时间在一旁围观,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他们所接受过的相关教育。 当然,国外的做法照搬到国内未必就一定适合,因此我们也要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来从科普性、知识性和综合性等各方面加以考量,从而找到更适于我们自己的社会民航安全教育方式及途径。 (责任编辑:朱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