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可以说是中国民航市场“最冷”的年份。在民航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民航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不仅在凄风冷雨的世界民航界一枝独秀,相对国内其他行业,其成绩亦可圈可点。 展望2013年,可用“乍暖还寒犹未定”来描述中国民航市场。种种迹象表明,在不发生重大事件的前提下,2013年上半年,中国民航市场继续恢复;下半年,中国民航市场将恢复常态增长。 作此论断,主要基于对欧美经济、国内经济形势以及部分敏感国际航线的判断。第一,欧美经济正逐步走出低谷。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量化宽松经济政策作用不断显现,美国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的地位重新显现。美国2012年前三个季度的GDP同比增幅分别为1.9%、1.3%和2.0%。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美国航空市场的复苏也在情理之中。在欧洲,在逐步消除了希腊等国债务危机的影响后,经济也有不错的表现。欧美主要国家的股票和贵金属交易市场屡创新高。这些国家经济的改善,为我国民航市场的稳步恢复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第二,国内经济将稳中求进。2012年8月以后,伴随着国家“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不断落实,国内经济形势正坚实地走出谷底。发电量、房屋销售量等指标的恢复性增长,标志着实体经济已经逐步回升,股票市场、外汇市场等已经走出最低点。多项数据表明,中国民航所处的国内市场环境正在改善之中。第三,部分敏感国际航线逐步恢复常态。2012年,个别国家对我国领海、领岛提出非分之想,引发了我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和抗议,影响了部分国际航线的正常运行。目前这些国家可能逐步走回维持现状、协商解决的道路上。部分敏感航线的经营可望恢复正常。 当然,在看到这些有利因素的同时,还应该看到影响民航发展的不利因素。首先,国际经济形势的复苏还存在不确定性。虽然经济形势在恢复,但复苏过程可能存在变数。意大利、加拿大的债务问题目前若隐若现,美国“财政悬崖”问题的根源还未清除,日本经济仍处于严重通缩状态等。同时,国内高铁网络的延伸将在短期内对中国民航产生影响。2012年底,京广、京陕等高铁线路已经投入运营,2013年,京广高铁将延伸到深圳、珠海、香港和澳门,北京—沈阳、广州—贵阳等多条高铁线路亦将投入运营。从短期看,高铁将在分流旅客、拉低票价等方面影响我国民航市场。 基于以上判断,2013年中国民航市场仍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第一,继续开辟国际航线和偏远航线,国内主力航空公司和大型枢纽机场应努力开辟国际市场。对中小航空公司和中小机场而言,应积极开辟高铁难以覆盖的航线。第二,继续提高行业集中度。由于高铁及其他运输方式的竞争,客观上降低了航空运输市场的短期需求量,因此,中国民航业必须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通过联合重组、代码共享等手段,让民航运力和利润水平整体上处于相对稳定的格局,为民航保障安全飞行,提高服务质量奠定基础。第三,继续提高行业风险管控能力。诸多事例告诉我们,民航是一个敏感的行业,外界的“风吹草动”可能引发中国民航的“暴风骤雨”。因此,中国民航仍要加强对各种因素的监测,利用多种科技手段提高行业风险管控能力。 (责任编辑:朱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