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概念图:中国商飞集团正在研制的C919型客机 文章称,中国大飞机或只能内销。 新加坡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评论》12月19日文章,原题:中国商用飞机产业:发展没那么快 中国正进行一项雄心勃勃的商用飞机开发计划,包括两款中型客机的生产。然而,要想闯入这个坚固而严苛的行业,中国面临着巨大甚或不可逾越的障碍。 当决定进入商用飞机制造领域时,北京深知会遭遇全球最严峻的双强垄断局面:大中型喷气客机行业被波音和空客牢牢掌控。鉴于近期在消费电子、太空和汽车等产业上的成就,北京相信中国也能跻身这一利润丰厚的市场并不出人预料。 但或许没有任何其他产业有如此高的门槛。直到最近几年,波音和空客才遇到还算有意义的竞争,且仅限于行业最低端:生产125座以下小型喷气式客机的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其他曾试图参与“大亨俱乐部”的企业都铩羽而归。 为何中国会成功?首要原因是(需求)规模。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航空市场且仍在增长,每年购买的新喷气客机约为全球总需求的1/8。中国拥有可利用和依赖的巨大国内市场。其次是(国家)“自豪感”。进入大型商用飞机市场,是中央的决定。负责客机研发的中国商飞公司肩负着“航空爱国主义”的使命,其意义不亚于中国的“两弹一星”。 中国正在研制两种机型。2002年立项的ARJ-21支线飞机,这种90至105座的机型目前已获300架订单。2008年启动的150至200座的C919窄体客机,已获400架订单。纸面上两种飞机看似很好,但中国跻身喷气客机行业面临诸多挑战。这两种机型都因技术原因而落后于预定计划。且几乎所有订单都来自中国国内航空公司,感兴趣的外国公司似乎很少,其最大海外客户是从事客机租赁业务的美国通用电气金融航空服务公司。尽管宣称打造“有中国特色”的客机,但中国公司仍严重依赖外国企业提供的关键零部件和技术。包括通用电气在内的20多家海外企业参与了ARJ-21的研制,而为C919提供引擎的将是美法合资的CFM公司。 无论怎样,中国要威胁到西方对商用飞机生产的垄断,将是漫长甚至遥遥无期的过程。生产大型客机是制造业中最令人生畏的事业。安全、可靠及舒适和经济的重要性绝不亚于价格,而中国的优势仅限于价格。即便中国能确保质量,也将难以撼动航空公司对空客和波音公司产品由来已久的偏爱。因此,中国产的客机可能永远是内销产品。 (责任编辑:朱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