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17日)从首航直升机公司和999急救中心获悉,保险公司的参与将使得航空急救的消费门槛显著下降。目前,两家国内保险公司正在与999商谈合作,预计明年推出航空急救卡,一年的费用不会超过数千元。 从年初瑞典籍男孩到昨天的太原重症肺炎脑炎患儿的直升机急救,高昂的成本都由保险公司买单,其中前者是患者家庭来中国前购买了旅行期间的海外医疗保险,后者则是购买了招商银行与美国信诺合资保险公司的医疗险。但目前国内主要保险公司的医疗险或意外险产品,都没有明确覆盖航空急救。 “地面运输转运急救病人的风险是空中转运的8倍,尤其心血管疾病、腰椎受伤的病人,直升机急救能在30分钟的黄金抢救期让病人得到救治,更能避免转运途中加重病情。”北京999急救中心副院长田振彪介绍。此前,999急救中心已经与人寿、平安等多家保险公司推出急救保险卡,每年支付100元就能享受突发意外伤害时的救治资金保障,共计已销售50多万张。正在酝酿的航空急救卡可能是原有急救保险卡的升级,从救治费用垫付延伸到空中急救。 不过,需要急救的病人也不是随便能动用直升机,必须依据保险条款,看是否确有必要采用直升机转运。专业人士提醒,脑部受伤等特殊情况下,使用直升机反而不如急救车安全。 随着低空开放的推进,空域限制已经不是航空急救的主要障碍。“空军和民航空管部门都对直升机急救非常支持,可以特事特办,边起飞边报飞行许可都没问题,降落地点也将逐步向二环、三环附近推进。在城区,即便没有专门停机坪,直升机降落也非常方便,只要是400平方米、周边无高大建筑的空地即可。”首航直升机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不过,一家从事医疗救援的中外合资公司表示,中国空域限制还是让业界担心空中救援的时效性,至少需要提前24小时申请飞行计划,另外天气原因的影响也很难控制。以太原患儿的急救转运为例,因为受八达岭机场起飞条件限制,延迟一天才飞太原,同时首航直升机公司还必须提前派人前往太原寻找合适的降落地点。更重要的是,由于航空急救业务量少,迄今北京没有一架直升机专门用于医疗救护,只能接到申请后临时再拆座椅改装以便安放担架。 首航直升机的主力机型,每架购置费在四五千万元,一年下来的运营维护成本高达数百万元,但飞行时间越长,执行急救任务越多,平均小时飞行成本会显著降低。据测算,如果单纯用于医疗急救,以北京目前约2000万的人口规模计算,有两三架直升机就基本够用。如果投保的人群多,航空急救的门槛也可能降至数百元。 (责任编辑:朱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