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由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与河南交通投资集团、郑州地产集团共同出资组建的河南省管国有企业河南民航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这意味着河南航空的大股东已经确定,一旦重组完成,自2010年“8·24”伊春空难停飞整顿的河南航空有望复飞。 自2009年以来,海航、深航、川航等航空公司先后与多个地方政府“联姻”,昆明航空、成都航空、天津航空、河南航空、河北航空、首都航空等相继横空出世。进入2011年,“政府联姻”方兴未艾,大连航空、东航云南公司、西藏航空、北京航空等相继问世,“内蒙古航空”也呼之欲出,“航空公司属地化”愈演愈烈。 众所周知,从盈利角度来看,地方航空并不是一笔好买卖,那么,为什么地方政府还如此不遗余力地出钱出地甚至出力,成立地方航空呢?总而言之,就是“一本账本、一张名片”。 第一,不算小账算大账。从公司的小账来看,近年来地方航空公司的业绩均乏善可陈,地方政府不仅减免了税收费用,出台了航线补贴,有时恐怕还要再补补窟窿。但算算地方经济发展的大账,这却是笔稳赚不赔的好买卖。河南政府就已经尝到了甜头,2008年~2010年,河南省共投入约4亿元鼓励航空公司开拓航线,成功吸引富士康等40多家企业入驻航空城,合同金额达144亿元,真是“花了小钱办了大事,亏了小账赚了大钱”。 与花钱补贴其他航空公司相比,发展地方航空公司无疑更令地方政府心动。不仅能根据地方的招商引资、发展旅游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通目前盈利性还不强的航线,比如中国香港、日韩航线等,更重要的是,花钱补贴地方航空公司,相当于地方政府的资金“左手出,右手进”,基本上实现了“肥水不流外人田”。 第二,打造名片有政绩。除了将成立地方航空公司作为改善交通条件、发展地区经济这个“会下金蛋的母鸡”外,北京、河南、河北、天津、成都、昆明、西藏等各地政府无一不将地方航空作为“地方名片”重点打造。 但是,必须看到,地方政府在积极发展成立航空公司的同时,也需要意识到面临的挑战和风险。 首先,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地方政府要谨慎前行。民航是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外行领导内行,甚至只有外行没有内行,要搞好地方航空难如登天。河南省政府想要撑起河南航空的一片天,恐怕还须在民航业内找个帮手并肩作战。 其次,放出去容易收回来难,航空公司要未雨绸缪。各大航空公司将分公司属地化为地方航空公司,争取到了政策,拿到了补贴,抢占了市场,看起来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但实则不然。根据民航局相关规定,分公司属地化后,飞机、飞行员和机务等核心资源无法共享,且地方航空公司规模较小,这些资源调配的成本都要大大提高。在大型航空公司在分公司相继属地化后会发现,机队规模小了,核心技术人才少了,竞争力下降了,运营成本高了,而且那些有血缘关系的新地方航空公司要照顾地方利益,与母公司的战略协同也更难了。因此,从管理维度上看,分公司属地化并不经济。 此外,与母公司分家后,在飞行员、机务维修人员和航材等保障设施比较缺乏的情况下,地方航空往往将面临较大的安全运行压力。为此,民航局2009年以来便发文严格控制航空公司设立分子公司,然而,尽管如此,河南航空的伊春空难也还是不期而至。 最后,希望地方政府和航空公司亲密携手、谨慎经营,希望河南航空等地方航空稳步起航、越飞越高。大账算得响,小账也算得赢,这样,地方政府既有了名片,也有了政绩。 (责任编辑:朱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