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爱 摄影:高峰 作为2011年旅客吞吐量达到4144.23万人次、起降数达到34.42万架次的国际空中门户、亚太地区的航空枢纽,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简称“浦东机场”)在辉煌业绩面前,以文化自觉和社会责任担当为己任,他们没有将旅客、公众当成匆匆过客,而是将他们奉为艺术的观赏者,在不经意间,弘扬了中国元素,带走中国文化—— 世界上所有的机场,几乎都有自己的鲜明个性。 加拿大渥太华机场,装饰有印第安土著的饰品;西班牙机场,是古典的巴洛克建筑风格;新加坡机场,凭借气候优势,采用了大量绿植;而迪拜机场,有浓郁伊斯兰风格特征。所有的机场似乎都有特征,可所有的机场,似乎又都缺少国家文化象征的艺术人文。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开了全球机场业先河,率先成为一个文化机场。毫不夸张地说,76万平方米的候机空间中,一路走来,可见巨幅瓷片壁画、山水画、人物组雕、轮展画作、青花瓷、江南园林中的翠竹、假山、博古架等诸多艺术作品。颇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之意境。绝妙的是,每一件作品,皆在诉说着气韵生动的中国文化和古老文明。 很可贵,这道艺术景观,不是在美术馆、博物馆里,而是出现在有着巨大空间的候机楼里。作为2011年旅客吞吐量达到4144.23万人次、起降数达到34.42万架次的国际空中门户、亚太地区的航空枢纽,浦东国际机场在辉煌业绩面前,又交出了一份文化自觉和社会责任担当的“公共文化卷”。 他们没有将旅客、公众当成匆匆过客,而是将他们奉为艺术的观赏者,在不经意间,让你带走中国文化。 每一个伟大的时代,伟大的文化或以庄严的建筑、崇高的音乐、炫丽的舞蹈,深邃的绘画,表达一种时代精神。 而浦东国际机场,无疑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代的——公共艺术传播的践行者。 图2:机场的一天 摄影:高峰 巨大空间中——有“流动的艺术,艺术的流动” 浦东国际机场的外形,像庄子《逍遥游》中的那只大鸟,有着两个巨型的翅膀。 这个有着T1、T2两座“巨无霸”航站楼、三条跑道的机场,硬件设施已经跻身国际一流水平。航站区总面积为76.35万平方米,飞行区总面积约为1377.45万平方米,可满足旅客吞吐量6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20万吨、飞机起降49万架次的保障需要。多年来,它的货邮吞吐量全国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三,飞机起降架次和旅客吞吐量全国排名前三。 在服务方面,浦东机场也取得佳绩。2010年在国际机场协会(ACI)公布的全球机场旅客满意度年度测评结果中,浦东国际机场在全球154家机场中排名第5,并在全球2500-4000万人次机场组中排名第3,跨入世界前五机场行列。2010年,运营管理浦东国际机场的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还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11年,机场股份公司又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硬件与软件都过硬了,可机场的管理者总觉得,偌大的空间中似乎还缺少些什么。 经历了两件小事后,细心的浦东机场管理者顿生感悟。有一次在西班牙机场,他们忽然看到地上有块地砖上刻有“你好!”两个中文字。异国他乡,一句简单中文问候语,却有着感人的心暖,一种文化上难以割舍的亲和力油然而生。他们看在眼里,感觉到的却是文化给人的一种感召力。 T2航站楼有着“先天”的漫长路程。方位示意图上,向南到最远登机口,有850米;而向北到最远的登机口,有550米,如果从这头走到那头,有三里路。这对随身携带行李的旅客来说,漫长的登机距离,不啻是个负担。在浦东机场一份征求旅客意见书上,人们最不满意的,就是登机路途太远。 现代社会,机场在旅客的心中早已不是传统概念中的交通驿站。它的空间环境、设施先进与否、流程是否便捷通畅,以及环境的舒适度、愉悦性等方面,人们有了更多的希冀,这对机场的窗口形象、个性魅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富有创新精神的浦东机场领导团队很快意识到,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借百年一遇世博会的契机,导入文化“中国元素”。76万平方米巨大的候机空间中,让“中国元素”变成“流动的艺术”,继而形成“艺术的流动”。机场管理团队以超前的眼光,超越了航空领域,把视线投向公共艺术。他们找到了缺失的东西——“文化魂”,着力将浦东机场打造成一个文化机场。 这是件非常有创意的事,但几十万平方米空间中,要布局艺术人文环境,谈何容易。浦东机场召开了艺术家、学者的论证会。众人出谋划策。中国文化讲究“侵淫”、讲究“渗透”,在这次系统布局中,“中国元素”渗透到每个细节。 仅仅几个月时间,浦东机场一期文化项目在世博会开幕前,植入了T2候机楼,而陈设的所有艺术作品,都出自于艺术家们的原创。 首批聚集在国内出发到达混流、国际出发、国际到达、三纵三横步行道等四个区域的国内陶瓷、绘画、雕塑等30多位业界颇具影响的艺术家的力作,充分展现中国文化的精髓和当代中国文化艺术的追求。 在T2航站楼,机场采取一种心理暗示方式,每隔一二百米,导入艺术作品,一方面提升了机场文化品味,同时又巧妙地弥补了路途太远的缺陷。在不经意间,给旅客带来惊喜,换来一份舒心。 “艺术人文”与机场空间的紧密融合,不仅仅提升浦东机场的文化含量,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引导了公众的艺术审美及文化认知,借助机场这个特殊的窗口,实现了文化艺术的高度流通。 图3:陶雕 摄影:高峰 注重社会责任——植入民族文化“中国元素” 有人说,机场是个大容器,是一个离开与到达的场所。难舍、迫切、纠结、伤感、欢愉……各种表情交织在机场内外的空间。行色匆匆的人们,被来往天际的飞行器,打包到世界的各个角落。犹如对朱乐耕力作——大型瓷片《惠风和畅》的解读那样:我是蓝天/你是白云/乘着惠风/我来了/你来了/我们在这里相遇/我们在这里相识……其中,有多少情感被留下,有多少视觉和记忆被带走。 流动的空间需要流动的艺术。而艺术需要投入巨资。可企业办文化,是一种有公益而无效益的投入,不仅需要投入,有时还要割舍。这需要机场决策者拿出勇气和魄力。 对于寸土寸金的机场空间而言,设在“国内出发到达混流区”里的朱乐耕大型瓷片《惠风和畅》,就占据了年收入600万元的广告位。对此,机场股份公司总经理贾锐军说:“我们的理念是,作为一个超大型服务企业,我们不能总是追求‘最高的经济效益,最低的企业成本’。浦东机场不仅仅是上海的窗口,还是中国的窗口。我们必须承担起社会责任和文化传播的使命。让所有旅客踏上这个城市的一瞬间,感受到浓浓的中国文化气息。”于是,舍弃了广告商,果断导入了文化项目。 作品《惠风和畅》,寓意蓝天中的一片白云。粗看像行为艺术,作品布局中,有的地方甚至杂乱无章。这位中国陶瓷界的名家,仿佛用作品布下了一个艺术谜局,许多人连声说看不懂,可它却十分吸引旅客眼球。 原来,瓷片如同轻风吹动白云,在云层上漏出湛蓝的天空。归去来兮的人们在蓝天与白云中穿梭。作品的整体形式与机场的建筑空间融为一个整体。 然而,它的绝妙之处在于,从上下左右每一个视角看,不同艺术效果立马显现。看上去杂乱无章的地方,内在结构其实很有章法,给人一种流动的美感。就在你边走边看的几十秒钟内,每一片瓷片的凹凸与距离所产生的艺术效果随着视角的移动在变化。 机场工作人员告诉笔者,为何植入这个文化项目呢?因为它与上海城市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机场的企业精神相符合,它不仅具有海派风格,而且兼并中西。这样的艺术作品,颇具“中国元素”。 而今,旅客漫步于候机长廊中,不再单调和乏味,迎面而来的是浓郁的艺术气息,每隔一二百米,便有好奇与惊喜出现。 青年艺术家逄峰到浦东机场写生一个月后,创作出了《机场的一天》不锈钢组塑,富有意境的现代实景雕塑,深为旅客们欣赏。而今陈设在候机区长廊里的这组雕塑,网友们亲切地为之起名为“飞机头”。 在国内混流层候机区前行约六百米,一组雕塑忽然出现在眼前。那是三个人,一边看着表,一边快步走向登机口。这组雕塑仿佛在提醒旅客,“这儿离登机口还有一段路,得加快脚步,否则要误机了!”同时,作品也幽了一默,仿佛说:“对不起,我们的登机口确实远了些!”作品的寓意令人发噱,很受旅客喜欢。影视演员姚晨多次在这组雕塑前留影,并上传至微博,为雕塑叫好。 建筑是最大的艺术作品。在长廊里50米长的自动行走电梯中间,为缓解旅客的行走疲劳,机场匠心独运,植入了不少江南园林中的假山和梅兰竹菊等仿真植物。视觉上给人于美感,试图在人们心中激起神秘与轻松一刻的涟漪。 在迎接国际旅客的第一站,机场以古老的中国文化为开端,让外国旅客在“中国元素”中品味中国文化。偌大的国际出发长廊中,陈设了4组8个博古架,展有古代的石质印章、栏杆石、拴马石、柱基、井圈、门枕石、抱鼓等,凸显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凝重感,许多候机的外国旅客,纷纷驻足观赏。 在人流穿梭最集中的三纵三横交通中心,陶艺艺术家赵强捐赠的雕塑作品《多国人物》摆放在中间,旅客不用停留脚步即可以观赏。作品从五大洲选取了几个典型的民族,或以民族的经典文化、或以典型的形象为切入点进行创作。这些仿古陶人带着质朴的土性,承载着人类创造的智慧。寓意人类对历史的尊重,也象征着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以文化慧眼看机场,浦东机场的管理者们没有将流动的旅客与公众当成匆匆过客,而是将他们奉为艺术的观赏者,在不经意间,弘扬了“中国元素”,将中国文化带到了世界各地。 图4:印章博古架 摄影:高峰 建和谐空港——“机场美术馆”呼之欲出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体现了民族的素质,凝聚着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我很喜欢艺术,但是只能到美术馆、博物馆去观看。由此我想到,艺术是需要普及的,文化是需要推广的,如果更多的企业具有文化自觉意识,自觉担当起文化传播的社会责任,那么,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将得到很大提高。”贾锐军说。 两年来坚持公共艺术的实践,使得浦东机场管理者有了更高的目标。他们的眼光看得更远了。在确保机场功能正常运营、构建和谐空港的同时,力图再打造一个“机场美术馆”,全方位展示浦东机场独特空间的个性文化形象,让公共艺术的情感表达社会化,在更广泛的价值体系中实现艺术的能量。机场设想,在国际、国内的出发、到达各设四个轮展区,每年举行几次艺术轮展;艺术展示内容将向更高层次拓展,如文化艺术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项目、独门绝活等等。 当今时代,文化已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人民对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和愿望也越来越高。人们已经不再把消费过程看作仅仅是一种物质生活过程,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文化上的体验过程。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又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有位艺术家说:“一个国家的强盛,最终体现在你的文化被世界接受。如果若干年之后,全世界到处都有中国文化,那才是真正的强盛。” 这是时代对国人的呼唤。 作为中国之门、上海之窗的浦东国际机场,一个每天高度聚集世界各地不同国家旅客的公共空间,无论是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还是对国家对社会,都应该承担起民族优秀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的重任。 浦东国际机场正是以自己的文化自觉,担当起文化传播的己任。 图5:古代建筑石雕构件 摄影:高峰 (责任编辑:朱亮) |
|
|
||||||
|
|
||||||
|
|